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新唐書> 卷四 本紀第四

《新唐書》·卷四 本紀第四

新唐書 歐陽修等合 著

則天皇后 中宗

  則天順聖皇后武氏諱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彠,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

  后年十四,太宗聞其有色,選為才人。太宗崩,后削髮為比丘尼,居于感業寺。高宗幸感業寺,見而悅之,復召入宮。久之,立為昭儀,進號宸妃。永徽六年,高宗廢皇后王氏,立宸妃為皇后。

  高宗自顯慶後,多苦風疾,百司奏事,時時令后決之,常稱旨,由是參豫國政。后旣專寵與政,乃數上書言天下利害,務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陰欲廢之,而謀洩不果。上元元年,高宗號天皇,皇后亦號天后,天下之人謂之「二聖」。

  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遺詔皇太子即皇帝位,軍國大務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大赦,賜九品以下勳官一級。庚午,韓王元嘉為太尉,霍王元軌為司徒,舒王元名為司空。甲戌,劉仁軌為尚書左僕射,裴炎為中書令,劉齊賢為侍中:同中書門下三品。戊寅,郭待舉、魏玄同、岑長倩同中書門下三品。癸未,郭正一罷。

  光宅元年正月癸未,改元嗣聖。癸巳,左散騎常侍韋弘敏為太府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二月戊午,廢皇帝為廬陵王,幽之。己未,立豫王旦為皇帝,妃劉氏為皇后,立永平郡王成器為皇太子。大赦,改元為文明。賜文武官五品以上爵一等、九品以上勳兩轉。老人版授官,賜粟帛。職官五品以上舉所知一人。皇太后仍臨朝稱制。庚申,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殺庶人賢于巴州。甲子,皇帝率羣臣上尊號于武成殿。丁卯,冊皇帝。丁丑,太常卿王德真為侍中,中書侍郎劉禕之同中書門下三品。庚辰,贈玉清觀道士太中大夫王遠知金紫光祿大夫。

  三月丁亥,徙封上金為畢王,素節葛王。

  四月丁巳,滕王元嬰薨。辛酉,徙封上金為澤王,素節許王。癸酉,遷廬陵王于房州;丁丑,又遷于均州。

  五月癸巳,以大喪禁射獵。

  閏月甲子,禮部尚書武承嗣為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戊午,廣州崑崙殺其都督路元叡。乙丑,突厥寇朔州,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敗之。辛未,有彗星出于西方。

  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于乾陵。丙午,武承嗣罷。

  九月甲寅,大赦,改元。旗幟尚白,易內外官服青者以碧,大易官名,改東都為神都。追尊老子母為先天太后。丙辰,左威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備突厥。己巳,追尊武氏五代祖克己為魯國公,妣裴氏為魯國夫人;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郡王,妣劉氏為王妃;曾祖儉為太尉、金城郡王,妣宋氏為王妃;祖華為太尉、太原郡王,妣趙氏為王妃;考士彠為太師、魏王,妣楊氏為王妃。丁丑,柳州司馬李敬業舉兵于揚州以討亂。貶韋弘敏為汾州刺史。

  十月癸未,楚州司馬李崇福以山陽、安宜、鹽城三縣歸于敬業。甲申,左玉鈐衛大將軍梁郡公孝逸為揚州道行軍大總管,左金吾衛大將軍李知十為副,率兵三十萬以拒李敬業。丁亥,左肅政臺御史大夫騫味道檢校內史、同鳳閣鸞臺三品,鳳閣舍人李景諶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壬辰,李敬業克潤州。丙申,殺裴炎。追謚五代祖魯國公曰靖,高祖北平郡王曰恭肅,曾祖金城郡王曰義康,祖太原郡王曰安成,考魏王曰忠孝。丁酉,曲赦揚、楚二州。復敬業姓徐氏。貶劉齊賢為辰州刺史。李景諶罷。右史沈君諒、著作郎崔詧為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一月辛亥,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庚申,右監門衛將軍蘇孝祥及徐敬業戰于阿谿,死之。乙丑,徐敬業將王那相殺敬業降。丁卯,郭待舉罷。鸞臺侍郎韋方質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二月戊子,遣御史察風俗。癸卯,殺程務挺。

  垂拱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庚戌,騫味道守內史。戊辰,劉仁軌薨。

  二月乙巳,春官尚書武承嗣、秋官尚書裴居道、右肅政臺御史大夫韋思謙同鳳閣鸞臺三品。突厥寇邊,左玉鈐衛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道行軍總管以擊之。沈君諒罷。

  三月,崔詧罷。丙辰,遷廬陵王于房州。辛酉,武承嗣罷。辛未,頒垂拱格。

  四月丙子,貶騫味道為青州刺史。癸未,淳于處平及突厥戰于忻州,敗績。

  五月丙午,裴居道為納言。丁未,流王德真于象州。己酉,冬官尚書蘇良嗣守納言。封皇帝子成義為恒王。壬戌,以旱慮囚。壬申,韋方質同鳳閣鸞臺三品。

  六月,天官尚書韋待價同鳳閣鸞臺三品。

  九月丁卯,揚州地生毛。

  十一月癸卯,韋待價為燕然道行軍大總管,以擊突厥。

  二年正月辛酉,大赦,賜酺三日,內外官勳一轉。

  二月辛未朔,日有蝕之。

  三月戊申,作銅匭。

  四月庚辰,岑長倩為內史。

  五月丙午,裴居道為內史。

  六月辛未,蘇良嗣同鳳閣鸞臺三品。己卯,韋思謙守納言。

  十月己巳,有山出于新豐縣,改新豐為慶山,赦囚,給復一年,賜酺三日。

  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調,終其身。

  是冬,無雪。

  三年閏正月丁卯,封皇帝子隆基為楚王,隆範衛王,隆業趙王。

  二月己亥,以旱避正殿,減膳。丙辰,突厥寇昌平,黑齒常之擊之。

  三月乙丑,韋思謙罷。

  四月辛丑,追號孝敬皇帝妃裴氏曰哀皇后,葬于恭陵。癸丑,以旱慮囚,命京官九品以上言事。壬戌,裴居道為納言。

  五月丙寅,夏官侍郎張光輔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庚午,殺劉禕之。

  七月丁卯,冀州雌雞化為雄。乙亥,京師地震,雨金于廣州。

  八月壬子,魏玄同兼檢校納言。交趾人李嗣仙殺安南都護劉延祐,據交州,桂州司馬曹玄靜敗之。是月,突厥寇朔州,燕然道行軍大總管黑齒常之敗之。

  九月己卯,虢州人楊初成自稱郎將,募州人迎廬陵王于房州,不果,見殺。

  十月庚子,右監門衛中郎將爨寶璧及突厥戰,敗績。

  十二月壬辰,韋待價為安息道行軍大總管,安西大都護閻溫古副之,以擊吐蕃。

  是歲,大饑。

  四年正月甲子,增七廟,立高祖、太宗、高宗廟于神都。庚午,毀乾元殿,作明堂。

  三月壬戌,殺麟臺少監周思茂。

  四月戊戌,殺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

  五月庚申,得「寶圖」于洛水。乙亥,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得瑞石于汜水。

  七月丁巳,大赦,改「寶圖」為「天授聖圖」,洛水為永昌洛水,封其神為顯聖侯,加特進,禁漁釣。改嵩山為神岳,封其神為天中王、太師、使持節、大都督。賜酺五日。戊午,京師地震。

  八月戊戌,神都地震。丙午,博州刺史琅邪郡王沖舉兵以討亂,遣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拒之。戊申,沖死之。庚戌,越王貞舉兵于豫州以討亂。辛亥,曲赦博州。

  九月丙辰,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以拒越王貞;張光輔為諸軍節度。削越王貞及琅邪郡王沖屬籍,改其姓為虺氏。貞死之。丙寅,赦豫州。殺韓王元嘉、魯王靈夔、范陽郡王靄、黃國公譔、東莞郡公融及常樂公主,皆改其姓為虺氏。丁卯,左肅政臺御史大夫騫味道、夏官侍郎王本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月辛亥,大風拔木。

  十一月辛酉,殺濟州刺史薛顗及其弟駙馬都尉紹。

  十二月乙酉,殺霍王元軌、江都郡王緒及殿中監裴承光。大殺唐宗室,流其幼者于嶺南。己亥,殺騫味道。己酉,拜洛受圖。辛亥,改明堂為萬象神宮,大赦。

  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于萬象神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丁巳,舒王元名為司徒。戊午,布政于萬象神宮,頒九條以訓百官。己未,朗州雌雞化為雄。

  二月丁酉,尊考太師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置崇先府官。戊戌,追謚妣楊氏曰周忠孝太后;太原郡王曰周安成王,妃趙氏為王妃;金城郡王曰魏義康王,妃宋氏為王妃;北平郡王曰趙肅恭王,妃劉氏為王妃;五代祖魯國公曰太原靖王,夫人裴氏為王妃。

  三月甲子,張光輔守納言。癸酉,天官尚書武承嗣為納言,張光輔守內史。

  四月甲辰,殺汝南郡王瑋、鄱陽郡公諲、廣漢郡公謐、汶山郡公蓁、零陵郡王俊、廣都郡公璹,徙其家于巂州。己酉,殺天官侍郎鄧玄挺。

  五月丙辰,韋待價及吐蕃戰于寅識迦河,敗績。己巳,白馬寺僧薛懷義為新平道行軍大總管,以擊突厥。

  七月丁巳,流紀王慎于巴州,改其姓為虺氏。丙子,流韋待價于繡州,殺閻溫古。戊寅,王本立同鳳閣鸞臺三品。

  八月癸未,薛懷義為新平道中軍大總管,以擊突厥。甲申,殺張光輔、洛州司馬弓嗣業、洛陽令弓嗣明、陝州參軍弓嗣古、流人徐敬真。乙未,松州雌雞化為雄。辛丑,殺陝州刺史郭正一。丁未,殺相州刺史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尚方監王令基。

  九月庚戌,殺恒山郡王承乾之子厥。

  閏月甲午,殺魏玄同、夏官侍郎崔詧。戊申,殺彭州長史劉易從。

  十月癸丑,殺涼州都督李光誼。丁巳,殺陝州刺史劉延景。戊午,殺右武威衛大將軍黑齒常之、右鷹揚衛將軍趙懷節。己未,殺嗣鄭王璥。丁卯,春官尚書范履冰、鳳閣侍郎邢文偉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改元曰載初,以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來歲正月為一月。以周、漢之後為二王後,封舜、禹、湯之裔為三恪,周、隋同列國,封其嗣。乙未,除唐宗室屬籍。

  臘月丙寅,殺劉齊賢。

  一月戊子,王本立罷。邢文偉為內史,岑長倩、武承嗣同鳳閣鸞臺三品,鳳閣侍郎武攸寧為納言。甲午,流韋方質于儋州。

  二月丁卯,殺地官尚書王本立。

  三月乙酉,以旱減膳。丁亥,蘇良嗣薨。

  五月戊子,殺范履冰。己亥,殺梁郡公孝逸。

  六月戊申,殺汴州刺史柳明肅。

  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于和州。頒大雲經于天下。壬午,殺豫章郡王亶。丁亥,殺澤王上金、許王素節。甲午,赦永昌縣。癸卯,殺太常丞蘇踐言。

  八月辛亥,殺許王素節之子璟、曾江縣令白令言。甲寅,殺裴居道。壬戌,殺將軍阿史那惠、右司郎中喬知之。癸亥,殺尚書右丞張行廉、太州刺史杜儒童。甲子,殺流人張楚金。戊辰,殺流人元萬頃、苗神客。辛未,殺南安郡王潁、鄅國公昭及諸宗室李直、李敞、李然、李勳、李策、李越、李黯、李玄、李英、李志業、李知言、李玄貞。

  九月乙亥,殺鉅鹿郡公晃、麟臺郎裴望及其弟司膳丞璉。壬午,改國號周。大赦,改元,賜酺七日。乙酉,加尊號曰聖神皇帝,降皇帝為皇嗣,賜姓武氏,皇太子為皇孫。丙戌,立武氏七廟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嚴祖成皇帝,妣曰成莊皇后;趙肅恭王曰肅祖章敬皇帝,妣曰章敬皇后;魏義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妣曰昭安皇后;周安成王曰顯祖文穆皇帝,妣曰文穆皇后;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曰孝明高皇后。追封伯父及兄弟之子為王,堂兄為郡王,諸姑姊為長公主,堂姊妹為郡主。司賔卿史務滋守納言,鳳閣侍郎宗秦客檢校內史,給事中傅游藝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月丁巳,給復并州武興縣百姓,子孫相承如漢豐、沛。甲子,貶宗秦客為遵化尉。丁卯,殺流人韋方質。己巳,殺許王素節之子瑛、琪、琬、瓚、瑒、瑗、琛、唐臣。辛未,貶邢文偉為珍州刺史。置大雲寺。封周公為褒德王,孔子為隆道公。改唐太廟為享德廟,以武氏七廟為太廟。

  二年正月甲戌,改置社稷,旗幟尚赤。戊寅,殺雅州刺史劉行實及其弟渠州刺史行瑜、尚衣奉御行感、兄子左鷹揚衛將軍虔通。戊子,武承嗣為文昌左相。庚寅,賜酺。乙未,殺丘神勣、左豹韜衛將軍衛蒲山。庚子,殺史務滋。

  臘月己未,始用周臘。

  四月壬寅朔,日有蝕之。丙午,大赦。

  五月丁亥,大風折木。岑長倩為武威道行軍大總管,以擊吐蕃。

  六月庚戌,左肅政臺御史大夫格輔元為地官尚書,鸞臺侍郎樂思晦,鳳閣侍郎任知古: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七月庚午,徙關內七州戶以實神都。

  八月戊申,武攸寧罷。夏官尚書歐陽通為司禮卿兼判納言事。庚申,殺右玉鈐衛大將軍張虔勗。

  九月乙亥,殺岐州刺史雲弘嗣。壬辰,殺傅游藝。癸巳,左羽林衛大將軍武攸寧守納言,冬官侍郎裴行本,洛州司馬狄仁傑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月己酉,殺岑長倩、歐陽通、格輔元。壬戌,殺樂思晦、左衛將軍李安靜。

  長壽元年一月戊辰,夏官尚書楊執柔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庚午,貶任知古為江夏令,狄仁傑彭澤令。流裴行本于嶺南。乙亥,殺右衛大將軍泉獻誠。庚辰,司刑卿李遊道為冬官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二月戊午,秋官尚書袁智弘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大赦,改元如意。

  五月,洛水溢。七月,又溢。

  八月甲戌,河溢,壞河陽縣。戊寅,武承嗣、武攸寧、楊執柔罷;秋官侍郎崔元綜為鸞臺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為鳳閣侍郎,權檢校天官侍郎姚璹為文昌左丞,檢校地官侍郎李元素為文昌右丞,營繕大匠王璿為夏官尚書,司賔卿崔神基: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九月戊戌,大霧。庚子,大赦,改元。改用九月社,賜酺七日。癸卯,以并州為北都。癸丑,流李遊道、袁智弘、王璿、崔神基、李元素于嶺南。

  十月丙戌,武威道行軍總管王孝傑敗吐蕃,克四鎮。

  二年臘月癸亥,殺皇嗣妃劉氏、德妃竇氏。丁卯,降封皇孫成器為壽春郡王,恒王成義衡陽郡王,楚王隆基臨淄郡王,衛王隆範巴陵郡王,趙王隆業彭城郡王。

  一月庚子,夏官侍郎婁師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甲寅,殺尚方監裴匪躬、內常侍范雲仙。

  三月己卯,殺左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元慶、白潤府果毅薛大信。

  五月乙未,殺冬官尚書蘇幹、相州刺史來同敏。癸丑,河溢棣州。

  九月丁亥朔,日有蝕之。乙未,加號金輪聖神皇帝,大赦,賜酺七日,作七寶。庚子,追尊烈祖昭安皇帝曰渾元昭安皇帝,顯祖文穆皇帝曰立極文穆皇帝,太祖孝明高皇帝曰無上孝明高皇帝。辛丑,姚璹罷。文昌右丞韋巨源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秋官侍郎陸元方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司賔卿豆盧欽望守內史。

  延載元年臘月甲戌,突厥默啜寇靈州。右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敗之。

  一月甲午,婁師德為河源、積石、懷遠等軍營田大使。

  二月庚午,薛懷義為伐逆道行軍大總管,領十八將軍以擊默啜。乙亥,以旱慮囚。己卯,武威道大總管王孝傑及吐蕃戰于冷泉,敗之。

  三月甲申,鳳閣舍人蘇味道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李昭德檢校內史。薛懷義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擊默啜。昭德為朔方道行軍長史,味道為司馬。

  四月壬戌,常州地震。

  五月甲午,加號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七月癸未,嵩嶽山人武什方為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八月,什方罷。戊辰,王孝傑為瀚海道行軍總管。己巳,司賔少卿姚璹守納言;左肅政臺御史大夫楊再思為鸞臺侍郎,洛州司馬杜景佺檢校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戊寅,流崔元綜于振州。

  九月壬午朔,日有蝕之。壬寅,貶李昭德為南賔尉。

  十月壬申,文昌右丞李元素為鳳閣侍郎,右肅政臺御史中丞周允元檢校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嶺南獠寇邊,容州都督張玄遇為桂、永等州經略大使。癸酉,雨木冰。

  天冊萬歲元年正月辛巳,加號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改元證聖。大赦,賜酺三日。戊子,貶豆盧欽望為趙州刺史,韋巨源鄜州刺史,杜景佺溱州刺史,蘇味道集州刺史,陸元方綏州刺史。丙申,萬象神宮火。丙午,王孝傑為朔方行軍總管,以擊突厥。

  二月己酉朔,日有蝕之。壬子,殺薛懷義。甲子,罷「慈氏越古」號。

  三月丙辰,周允元薨。

  四月戊寅,建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七月辛酉,吐蕃寇臨洮,王孝傑為肅邊道行軍大總管以擊之。

  九月甲寅,祀南郊。加號天冊金輪大聖皇帝。大赦,改元,賜酺九日。以崇先廟為崇尊廟。

  萬歲通天元年臘月甲戌,如神岳。甲申,封于神岳。改元曰萬歲登封。大赦,免今歲租稅,賜酺十日。丁亥,禪于少室山。己丑,給復洛州二年,登封、告成縣三年。癸巳,復于神都。

  一月甲寅,婁師德為肅邊道行軍副總管,以擊吐蕃。己巳,改崇尊廟為太廟。

  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天靈妃為天中黃后。

  三月壬寅,王孝傑、婁師德及吐蕃戰于素羅汗山,敗績。丁巳,復作明堂,改曰通天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四月癸酉,檢校夏官侍郎孫元亨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庚子,貶婁師德為原州都督府司馬。

  五月壬子,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翽。乙丑,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擊之。

  七月辛亥,春官尚書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璹為副,以備契丹。

  八月丁酉,張玄遇、曹仁師、麻仁節等及契丹戰于黃獐谷,敗績,執玄遇、仁節。

  九月庚子,同州刺史武攸宜為清邊道行軍大總管,以擊契丹。丁巳,吐蕃寇涼州,都督許欽明死之。庚申,并州長史王方慶為鸞臺侍郎,殿中監李道廣: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月辛卯,契丹寇冀州,刺史陸寶積死之。甲午,慮囚。

  神功元年正月壬戌,殺李元素、孫元亨、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箕州刺史劉思禮、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劉奇、給事中周譒、鳳閣舍人王劇、前涇州刺史王勉、太子司議郎路敬淳、司門員外郎劉順之、右司員外郎宇文全志、來庭縣主簿柳璆。癸亥,突厥默啜寇勝州,平狄軍副使安道買敗之。甲子,婁師德守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一月乙巳,慮囚。

  三月庚子,王孝傑及孫萬斬戰于東硤石谷,敗績,孝傑死之。戊申,赦河南、北。

  四月戊辰,置九鼎于通天宮。癸酉,前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王及善為內史。癸未,右金吾衛大將軍武懿宗為神兵道行軍大總管,及右豹韜衛將軍何迦密以擊契丹。

  五月癸卯,婁師德為清邊道行軍副大總管,右武衛將軍沙吒忠義為清邊中道前軍總管,以擊契丹。

  六月丁卯,殺監察御史李昭德、司僕少卿來俊臣。己卯,尚方少監宗楚客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戊子,特進武承嗣、春官尚書武三思同鳳閣鸞臺三品。辛卯,婁師德安撫河北。

  七月丁酉,武承嗣、武三思罷。

  八月丙戌,姚璹罷。

  九月壬寅,大赦,改元,賜酺七日。庚戌,婁師德守納言。

  十月甲子,給復徇忠、立節二縣一年。

  閏月甲寅,檢校司刑卿、幽州都督狄仁傑為鸞臺侍郎,司刑卿杜景佺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聖曆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賜酺九日。丙寅,宗楚客罷。丁亥,李道廣罷。

  三月己巳,召廬陵王于房州。戊子,廬陵王至自房州。

  四月庚寅,赦神都及河北。辛丑,婁師德為隴右諸軍大使,檢校河西營田事。

  五月庚午,禁屠。

  六月乙卯,大風拔木。

  七月辛未,杜景佺罷。

  八月,突厥寇邊。戊子,左豹韜衛將軍閻知微降于突厥,寇邊。甲午,王方慶罷。庚子,春官尚書武三思檢校內史,狄仁傑兼納言。司屬卿武重規為天兵中道大總管,沙吒忠義為天兵西道前軍總管,幽州都督張仁亶為天兵東道總管,左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衛大將軍閻敬容為天兵西道後軍總管,以擊突厥。癸丑,突厥寇蔚州。乙卯,寇定州,刺史孫彥高死之。

  九月甲子,夏官尚書武攸寧同鳳閣鸞臺三品。戊辰,突厥寇趙州,長史唐波若降于突厥,刺史高叡死之。突厥寇相州,沙吒忠義為河北道前軍總管,將軍陽基副之,李多祚為後軍總管,大將軍富福信為奇兵總管,以禦之。壬申,立廬陵王顯為皇太子,大赦,賜酺五日。甲戌,皇太子為河北道行軍元帥,以擊突厥。戊寅,狄仁傑為河北道行軍副元帥、檢校納言。辛巳,試天官侍郎蘇味道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十月癸卯,狄仁傑為河北道安撫大使。夏官侍郎姚元崇、麟臺少監李嶠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族閻知微。

  二年正月壬戌,封皇嗣旦為相王。

  臘月戊子,左肅政臺御史中丞吉頊為天官侍郎,檢校右肅政臺御史中丞魏元忠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辛亥,賜皇太子姓武氏,大赦。

  一月庚申,武攸寧罷。

  二月己丑,如緱氏。辛卯,如嵩陽。丁酉,復于神都。

  三月甲戌,以隋、唐為二王後。婁師德為納言。

  四月壬辰,魏元忠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天兵軍大總管,婁師德副之,以備突厥。辛丑,婁師德為隴右諸軍大使。甲辰,慮囚。

  七月丙辰,神都大雨,洛水溢。

  八月庚子,王及善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太子宮尹豆盧欽望為文昌右相、同鳳閣鸞臺三品。楊再思罷。丁未,試天官侍郎陸元方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婁師德薨。戊申,武三思為內史。

  九月乙亥,如福昌縣,曲赦。戊寅,復于神都。庚辰,王及善薨。

  是秋,黃河溢。

  十月丁亥,吐蕃首領贊婆來。

  久視元年正月戊午,貶吉頊為琰川尉。壬申,武三思罷。

  臘月辛巳,封皇太子之子重潤為邵王。庚寅,陸元方罷司禮卿。阿史那斛瑟羅為平西軍大總管。丁酉,狄仁傑為內史。庚子,文昌左相韋巨源為納言。乙巳,如嵩山。

  一月丁卯,如汝州溫湯。戊寅,復于神都。作三陽宮。

  二月乙未,豆盧欽望罷。

  三月癸丑,夏官尚書唐奉一為天兵中軍大總管,以備突厥。

  四月戊申,如三陽宮。

  五月己酉朔,日有蝕之。癸丑,大赦,改元,罷「天冊金輪大聖」號,賜酺五日,給復告成縣一年。

  閏七月戊寅,復于神都。己丑,天官侍郎張錫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李嶠罷。丁酉,吐蕃寇涼州,隴右諸軍州大使唐休璟敗之于洪源谷。

  八月庚戌,魏元忠為隴右諸軍州大總管,以擊吐蕃。庚申,斂天下僧錢作大像。

  九月辛丑,狄仁傑薨。

  十月辛亥,魏元忠為蕭關道行軍大總管,以備突厥。甲寅,復唐正月,大赦。丁巳,韋巨源罷。文昌右丞韋安石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丁卯,如新安隴澗山,曲赦。壬申,復于神都。

  十二月甲寅,突厥寇隴右。

  長安元年正月丁丑,改元大足。

  二月己酉,鸞臺侍郎李懷遠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三月丙申,流張錫于循州。

  四月丙午,大赦。癸丑,姚元崇檢校并州以北諸軍州兵馬。

  五月乙亥,如三陽宮。丁丑,魏元忠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以備突厥。丙申,天官侍郎顧琮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六月庚申,夏官侍郎李迥秀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辛未,赦告成縣。

  七月甲戌,復于神都。乙亥,揚、楚、常、潤、蘇五州地震。壬午,蘇味道按察幽、平等州兵馬。甲申,李懷遠罷。

  九月壬申,殺邵王重潤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

  十月壬寅,如京師。辛酉,大赦,改元。給復關內三年,賜酺三日。丙寅,魏元忠同鳳閣鸞臺三品。

  十一月壬申,武三思罷。戊寅,改含元宮為大明宮。

  二年正月,突厥寇鹽州。

  三月丙戌,李迥秀安置山東軍馬,檢校武騎兵。庚寅,突厥寇并州,雍州長史薛季昶持節山東防禦大使以備之。

  七月甲午,突厥寇代州。

  八月辛亥,劍南六州地震。

  九月乙丑朔,日有蝕之。壬申,突厥寇忻州。己卯,吐蕃請和。

  十月甲辰,顧琮薨。戊申,吐蕃寇悉州,茂州都督陳大慈敗之。甲寅,姚元崇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蘇味道、韋安石、李迥秀同鳳閣鸞臺三品。

  十一月甲子,相王旦為司徒。戊子,祀南郊,大赦,賜酺三日。

  十二月甲午,魏元忠為安東道安撫使。

  三年三月壬戌朔,日有蝕之。

  四月庚子,相王旦罷。吐蕃來求婚。乙巳,以旱避正殿。

  閏月庚午,成均祭酒李嶠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