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文学> 民间故事>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神话,源远流长。它是远古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状况之主观想象和幻想的反映。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的各种矛盾变化,还经常遭受自然威胁,便产生了幼稚的想象和主观幻想,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拟人化,这就产生了神话。它表现为古人对自然力的原始理解、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在历代文艺创作中,摸拟神话,假借传说中的神来反映现实或讽喻现实的作品,也属神话范畴。传说和神话有近似之处,又无近似之处,神话是幻想、虚构,塑造英雄,借助神的力量;传说有历史事实的影子,但经过渲染加工而成。蚕丝神话是中国神话园地里一枝艳丽的奇葩,象嫘祖神话、织女传说千百年来仍在广为流传,系蚕丝文化园里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

一、桑类神话传说

关于空桑传说

谓空心桑树,且上古伟人均降生于斯。《吕氏春秋·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同书《本味》:"有先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同篇:"伊尹生空桑"《列子·天瑞》:"伊尹生乎空桑。"《楚辞·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初汤臣击,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王逸注:"伊尹母妊身,梦神女告之曰:'臼灶生蛙,亟去无顾。'居无几何,臼灶中生蛙,母去,东走。顾视其邑,尽为大水。母因涓死,化为空桑之木。水干之后,有小儿啼水涯,人取养之。既长大,有殊长。有莘恶伊尹从木中出,因以送女也。"郦道元所作《水经注·伊水》记载甚详:"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疱,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颛顼生空桑,伊尹生空桑,此"空桑"当指空心桑树。空心桑树地何以哉?伊尹生空桑之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百留镇南。

谓地名、山名,均在鲁也。《准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高诱注:"空桑,地名,在鲁也。"《史记·孔子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女陵山在曲阜县南二十里,征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楚辞·九歌·大司命》:"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王逸注:"空桑,山名,司命所经。"《山海经·东次二经》有空桑之山,或即王注之所本。袁珂认为,此山之空桑,及"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之空桑,当均系一地。(《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谓汤谷上之扶桑。八方极远之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启筮》:"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出入,以为晦明。"又:"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阳谷。"此阳谷即汤谷。

关于扶桑传说

谓神木,大木。高大无比,上至于天。扶桑,指神木,即"扶人"、"榑木"。《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神异经》、《十洲记》、《玄中记》等书都有关于扶桑的记载。《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断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一枝。"《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谷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聪明。"鉴此,抚桑盖日所出之处。《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云:"天下之高者,有扶桑无枝木焉;下至于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艺文类聚》卷八八引《神异经》云:"东方有树焉,高八十丈,敷张自辅,叶长一丈,广六尺,名曰扶桑,有椹焉,长三尺五寸。"此谓扶桑之树,有叶有椹,树主叶长椹长,均有数学概念。

谓仙岛名。岛多林木,叶椹如中夏之桑。《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仙人食其椹,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立。其树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叶赤,九千岁一生实耳。"此言有九意:一曰扶桑所处之地;二曰该地多林木;三曰树叶皆如桑;四曰树两两同根偶生;五曰有椹树,长数千丈,大二千余围;六曰椹稀,仙人食之;体金光色,会飞;七曰九千年生一次实,即曰叶赤;九曰叶和椹如中夏之桑。中夏,即中原;泛指黄河流域。还有谓扶桑山者,所谓扶桑山,盖以山有扶桑树而得名,《神异经·东荒经》、《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书是略有记。

在我国文史书籍中,扶桑还有两谓。《礼记·月令》:"半夏生,木槿荣。"意谓药草半夏茁壮生长,扶桑花开得最茂盛。木槿,锦葵科。落叶灌木。叶卵形,夏秋开花,花单生叶腋,花冠紫红或白色。产于我国和印度。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二是我国对日本的旧称。《南史·东夷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梁书·扶桑国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其方向、位置约相当于日本,故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关于三桑传说

三桑,《山海经·北次二经》:"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该书《海外北经》:"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大荒北经》:"竹(帝俊竹林)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均谓三桑无枝,独木,木长百仞。《汉唐地理书钞》辑《括地图》:"化民食桑,三十七年,以丝自裹,九年生翼,九年而死,其桑长千仞,盖蚕类也。去琅琊二万六千里。"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