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白牡丹> 刘瑾巧施纳财计

《白牡丹》·刘瑾巧施纳财计

白牡丹 翁山柱砥 著

话说半仙道:“细看尊相,有一特点,是真命天子。但公公却不自知,每于酣睡时,鼻中垂下两道血涎,或伸或缩。此物名为血虹,须问亲随的方知。”刘健暗喜:“这厮果然善言。”刘健即上前对刘瑾道:“奴婢之言若何?”刘瑾笑道:“若非先生开解,果负你好意。”半仙问道:“未知何如?”刘瑾道:“早间我令他代咱扇凉,不意我一时酣睡,他用扇子打我鼻子。醒来责他,他说咱鼻内有两条血涎。我疑是他瞌睡错打,受责不过,胡说谎言。谁知却是当真。”半仙道:“既有此物,真命天子无疑。”即上前跪下道:“愿陛下登基后,提携小臣。”刘瑾哈哈大笑,携起道:“此事未知在何时?先生即慌拜起来。”半仙道:“小事不过五,大事不过三。观公公尊颜,面发紫气,福禄寿星,贵格降临。”刘瑾道:“举事未必如此了然。”半仙道:“亦须从速。”刘瑾道:“请先生指示。”令左右备酒,就着刘健小心伏侍。“先生畅饮,还要请教。”竟进后衙去了。小监备上筵席。张半仙平生未见此盛席,心中大喜,落得自己安享,却无均分,开怀畅饮一回。不觉醉饱。起对刘健道:“烦代禀上公公,说小生就要谢过。”刘健暗想:这厮心中不善。自己醉饱,连命金都不要了。”即止住道:“先生请坐,还有命金谢尔。”即入内见刘瑾道:“张先生谢酒,要讨命金,细观他之能,须重谢之。”刘瑾道:“先生虽然能干,就五十两谢他罢。”刘健道:“五十两银子,恐他嫌少,可加多些为是。”刘瑾暗思:“他今相我一命五十两,每日若相十个,岂不发财?”刘健见刘瑾无语,又道:“公公乃大贵人,比众不同,故恐他嫌少。他若不要受,反为不好。”刘瑾道:“不要多言,快取去罢。”

刘健即取银出来,见了半仙道:“张先生,我公公五十两银子,送尔为命金,休要嫌少。”刘健暗点眼色,又将头摇了两摇。张半仙见银子,却待要收,又见刘健摇首,即转说:“江湖中人,相命为生者不少,但仆却非如此种人。仆相命并无与人计较命金,只是论命给赏。若遇贫穷困苦的人,不但命金不受,还有转送与他。若论公公此命,实在国中为一人的命;就是万金赏赐,未足为多。若是见赐五十两,暂寄还,断断不敢领受。仆非敢嫌少,实恐被江湖中知道,只说公公陋薄,并非大度之人。”刘健即带银子,入见刘瑾道:“奴婢说多赏些银两,公公不信,反被那相士鄙薄,将银两送回。”刘瑾道:“他怎么鄙薄?”刘健道:“他善为说辞。”便把张半仙之言说明。还添油醋说:“‘公公真主大度,必当高发。不意如此吝惜!今将银两寄下,候公公登基,前来领赏。’我想江湖人游遍天下,若各处说公公悭吝,岂不坏公公名声?宁可多赏些,使他各处说公公豁达大度,挥金如土,名声更好。”刘瑾即立起身来,笑道:“尔言颇合我之意。再取银四百五十两,随我前去。”刘健即带银两同出。

刘瑾对张半仙道:“适才小介不晓事,少送命金。今备银子五百两,谢先生为茶仪。后事还要请教。”刘健在后面,将头乱摇。张半仙看见许多银子,犹如一块大石压了心头,正不知银子有几斤重。即说要再辞,又恐刘瑾触怒不与。宁可领受,不可再多要了。便上前谢道:“多蒙公公厚赐了。”刘瑾吩咐刘健:“送先生到寓所,再请前来。”

刘健领命,同张半仙出府外。刘健埋怨道:“我方才摇头,尔并不曾见着?这五百两,如见前生父母,断送我的银子。”张半仙道:“我非不知你摇头,只是五百两非同小可。若再推辞,怕公公不悦收回,故受了为是。”刘健道:“我公公不是你那样贫穷,他既发五百两,尔若再推辞,他至少也增添五百两。你好无财气!”半仙道:“只是分二百两也够了,不敢过望。”二人分了银子,一同来至客店。张半仙到下处收好银子,锁好房门,返身同刘健回府。刘健赞道:“先生相法名家,我先对你说过,难为你相得过准。”张半仙道:“不瞒你说,我这张半仙名号是不准,若先说了他,毫无差错,故另为半仙。”刘健道:“果然名家,只是我公公唤你去,必定要相心腹文武官员,日后事成,哪个为公,哪个为侯伯。我今便对你说过,所得银两,只与你平分罢。”张半仙道:“极好!伙计做得长久。”刘健便将各心腹文武来历一一说明。边说边走,不觉已到太监府,进见刘瑾。刘瑾即命安顿书房宿歇。

次日,刘健引半仙到穆宏、焦彩府中看相,所言俱皆中窍,无不厚谢。难为这刘健,日日分银。不几日,这些奸党相遍,不是侯伯,便是公卿。刘瑾大喜,留张半仙住府中。自与众奸商议大事。

穆宏道:“公公欲举大事,必先金银充足。门下早有一计,足可收罗文武银两。只如此如此,朝廷必定准奏。”刘瑾道:“甚妙!吾当依计而行。”

次日帝在后宫,见刘瑾面带愁容,问道:“卿何故忧闷?”刘瑾跪奏道:“奴婢深蒙皇恩,衣食富足。但恐后日年老力衰,必定解监回乡。既无妻子伏侍,又无家宅可归。故此忧闷。”正德道:“卿当少壮,何必远虑?”刘瑾对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帝日:“亦说得是。来日朕发库银一十万,着工部官赴信州,与卿造养闲府,赐卿日后安歇。”刘瑾跪下叩首道:“臣一个太监,焉敢动费国库?于例不该。陛下若肯俯头,只乞一恩旨,着百官捐助薄资。奴婢就有府第,既不碍公论,又不伤国库。岂不两便?”帝问曰:“怎样帮助?”刘瑾道:“文武百官,照品帮助。一品官助银一百两,二品官助银九十两,三品助银八十两,四品助银七十两,五品助银六十两,六品助银五十两,七品助银四十两。文官至知县,武将至千把总。对一品官而言,助一百两银,何足为意?臣府便造得成。”帝曰:“天下文武官员纷纷,卿却从何处收取?”刘瑾奏曰:“臣有收银方法,文官着吏部行文,就在各省督抚追取,武将着兵部行文,就在各省提镇追取,岂不是好法的?帝大悦道:“待朕来日降旨,卿即可收取银两,造府应用。”刘瑾谢恩。原来帝思一品官,用银一百两,不过大树少一叶。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