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跋

唐朝 唐律疏议 长孙无忌 著

顧廣圻右至正辛卯崇化余志安刻本。其律及疏議,整繕略無訛錯,抹子亦完備靡漏,非尋常傳鈔者比也。唯釋文頗有難讀處,今年淵如先生見屬摹刊於江寧,細為尋繹,見其序有云:「此山貰冶子治經之暇,得覽金科,遂為釋文。」此山貰冶子未詳何人,序又無年月并撰序人名氏,然必在王元亮以前,故元亮於第一卷下自署「重編」也。柳待制序言「王君長卿以釋文、纂例二書來」,即指重編釋文,而不復追述元撰者耳。又,考第三卷「義寧」下有云「隋末年號」,第十七卷「出繼同堂即不合緣坐」下有云「釋曰:出繼,謂伯叔父及兄弟之子、己之子內有出繼同宗者;同堂,謂伯叔父之子,今俗呼為親堂兄弟者」,第廿六卷「或注冷熱遲駛」下有云「疏吏反」,第廿八卷「即停家職資」下有云「停家職資,謂前職、前官」,皆所謂此山貰冶子釋文,而重編刪併有未盡也,證之以元亮廿八卷釋中「詳其釋意」之語,尤確無可疑矣。蓋其初是子注而釋甚詳,如今在長孫無忌進表下及名例一疏議下者;後所重編,乃總退入卷末,而自第二卷以下釋往往簡焉。其所以難讀,則有應別自為條而連他條者,有應屬一條而分數條者,有標其字而佚其釋者,有釋尚在而遺標字者,有前後互換其處者,有釋所據本不同而抵牾者:則未知王元亮重編而如此與?抑余志安刻之乃如此與?今守前人慎下雌黃之戒,悉依舊文,弗敢輕加改易,意欲請先生更撰考定釋文,都為一編,與此兩行,爰舉其大概以書於後。世有善讀者,引類以求,探端知緒,或且不難於所欲考定者自多闇同也夫!嘉慶丁卯八月元和顧廣圻書於思適寓齋。

  滂喜齋藏書記宋刻唐律疏義三十卷,題太尉、揚州都督、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長孫無忌等撰。

  孫刻此書,據影元泰定本,每卷後附纂例、釋文,元王元亮所編也,此本無之。卷二「犯十惡、故殺人、反逆緣坐」條,「理務疏通」「疏」字下注云「犯宣祖上一字廟諱,改為疏」,孫所據本竟改作「宏」,以此證之,此本為宋槧無疑矣。元本有無名氏序云:「此山貰冶子治經之暇,得覽金科,遂為釋文,以辨其義。」此山貰冶子未詳何人?顧澗蘋云:「第十七卷「出繼同堂即不合緣坐」下有云「釋曰:出繼,謂伯叔父及兄弟之子、己之子內有出繼同宗者;同堂,謂伯叔父之子,今俗呼為親堂兄弟者」。第廿六卷「或注冷熱遲駛」下有云「疏吏反」。第廿八卷「即停家職資」下有云「停家職資,謂前職前官」。皆所謂此山貰冶子釋文,而王元亮重編刪併有未盡也。」今檢此刻,顧舉三條,一一在內;惟前一條謂伯叔父至親堂兄弟者三十五字,內「兄弟」之下脫「子」字。誤作正文,並無「釋曰出繼」四字,亦舊注耳,非此山貰冶子釋文也。其有「釋曰」字者,元人妄增,顧氏引以為證,誤矣。又,孫刻目廿二鬥訟下注云「凡一十六條」,此作「十五條」,蓋少「毆兄姊弟妹」一條,然卷中實有之,疑是後人羼入而未改其目,及元人覆刻,則并其目增之,非有宋刻,末由辨其誤也。又,卷廿三「告小事虛誣」、「告人流罪引虛」二條,孫目誤倒。其他異同,不悉著。每葉十八行,行十八字,楮墨精好,大字悅目,洵為宋槧之上乘。孫氏影鈔祖刻,季滄葦有一本,今歸虞山瞿氏。使見此刻,走且僵矣。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