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陈书> 南康愍王陈昙朗传

《陈书》·南康愍王陈昙朗传

唐朝 陈书 姚思廉 著

南康愍王陈昙朗,为高祖母弟忠壮王陈休先之子。其父陈休先少时卓异不凡有大志,梁简文帝在东宫时,深被赏识。太清年间接纳降将侯景后,北方有乱,便令陈休先招募数千人,授为文德主帅,不久死。高祖得天下后,总称道休先,说:“此弟若活着,中原不愁不能平定。”梁敬帝即位,追赠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为武康县公,食邑一千户,高祖受禅称帝,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为南康郡王,食邑二千户,谥号忠壮。

  陈昙朗少年时丧父,尤为高祖钟爱,受宠超过高祖诸子。他胆量勇力双全,善于安抚人心。侯景之乱平定后,陈昙朗初任著作佐郎。高祖渡江北伐,围攻广陵,宿预人东方光据乡举义旗,高祖便派昙朗和杜僧明从淮水入泗水接应。北齐援军甚众,昙朗与僧明筑垒抗御,不久奉命班师回朝,带宿预义军三万家渡江至陈。高祖诛杀王僧辩,留昙朗镇守京口,主管府内事务。绍泰元年(555),任中书侍郎,代管南徐州。

  二年,徐嗣徽、任约率北齐军寇掠京都,不久讲和,北齐要求以高祖子侄为人质。当时四方州郡多未归附,京都财物空虚,粮草不继,满朝文武都愿同北齐和亲,高祖很为难,但又不想违众议,便对朝臣说:“我辅佐朝政不得力,导致蛮夷一齐骚乱华夏之朝,没有能力戡乱,又怎么能逃脱责任。现在诸位贤臣,都想休战,与北齐和好,让边境安宁,我若违众议,必定说我怜惜子侄,现我决定派昙朗去北齐为人质。不过北齐人不守信用,常伺隙而动,认为我朝虚弱,必当违背和约。如齐寇来犯,诸君应该背水一战。”高祖担心昙朗惧怕为人质,也许取东道出逃,他便亲自率步骑赴京口接昙朗,带他回京师,接着让他入北齐为人质。

  北齐果然背约,再派萧轨等人随徐嗣徽渡江,高祖与之交战,大破之,俘获萧轨、东方老等人。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