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国画> 国画艺术>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冉茂金

“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一代文豪鲁迅的这几句话,概括了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与版画的独特关系。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先驱刘岘的一生,正是这种关系的典型写照。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刘岘作品捐赠展,用一幅幅精美的木刻,让人领略艺术家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造的同时,更引领我们走进历史长河,回望那曾经激情澎湃的历史和刘岘毕生以求的艺术风范。

鲁迅引领下的木刻道路

刘岘,原名王之兑,字泽长,号慎思,1915年出生于河南兰封(今兰考)县,自幼喜欢绘画。在河南省立一中读书时,受新文学和革命思潮影响,刘岘与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办起小报《虹》,针砭社会黑暗,只出三期便被迫停刊,刘岘因此被勒令退学。1932年,少年刘岘怀着一颗憧憬新生活的心,远赴北平,就读于北平美术学院学习西洋画。课余,他画了许多社会生活速写,受自小喜爱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启发,他萌生把速写刻于木板上的念头,开始自学木刻,这刻刀一拿就是50多年。

与鲁迅的结缘是刘岘坚定版画艺术方向的重要因素。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大力提倡新兴木刻。刘岘看到鲁迅和柔石编印的木刻画选集《艺苑朝华》和旭正秀著的《木版画雕法》,从此有范本可依。在鲁迅编选的《近代木刻选集》中,英国的达格利秀、苏联的法复尔斯基的精湛的版画技巧给刘岘以巨大的启示和影响,他不足半年就刻作了《乞食者》《小贩》《残废的老人》《卖报童》《贫困》及《马克思》《列宁》《鲁迅》等肖像木刻百幅之多。刘岘的这些木刻画和数十幅木炭画,后来现身于在开封双龙巷兰封同乡会馆举办的“王泽长木刻木炭画展”。鲁迅研究专家、刘岘的朋友李允经先生说,作品因描绘社会现象和大众疾苦引起强烈反响,国民党当局以“煽动治安之嫌”迫使展览停止。之后,刘岘赴上海美专继续学习木刻和油画。

1933年刘岘来到上海,很想拜见鲁迅先生,渴望得到指导。于是,他千方百计打听鲁迅的住处。终于被他打听到可以通过内山书店转交给鲁迅信件,于是他通过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给鲁迅写信。一周后,他发现学校传达室的信架上有个淡黄色的小信封,用钢笔写着“本埠菜市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王泽长先生”,下端署“郭寄”,信纸是比较粗糙的白色宣纸,开首是“泽长先生”,最后署名是“迅上”——刘岘终于得到了鲁迅先生的回音,信中勉励刘岘要打好绘画根基,多画、多刻,并指出他寄去的几幅作品的优缺点。这封信给刘岘以极大鼓舞和信心。1933年10月中旬,在上海施高塔路千爱里40号“德苏原版木刻画展览”上,刘岘见到了鲁迅。鲁迅给观展的青年们讲解木刻历史和世界名作,告诫大家要认真增强木刻技法练习。鲁迅还亲手把复印的《铁流》木刻插图分送给大家。刘岘的女儿王人殷回忆道:“这次谈话给父亲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之前他渴望得到先生的教导,可又有敬畏之感。这次面谈使他感到鲁迅先生的亲切,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爱心和期望之切,都使他深为感动。”

此后,刘岘与鲁迅先生有过多次见面和通信。1933年11月,刘岘在上海美专发起成立未名木刻社,创作、出版了一系列木刻版画集。主持未名木刻社期间,刘岘一人就创作了《野草》插图集、《孔乙己》插图集、《风波》插图集、《阿Q正传》插图集和《怒吼吧,中国之图》等10多种木刻版画集。刘岘将这些作品呈送给鲁迅审阅,鲁迅对这些插图作了指导和肯定,甚至连人物的服饰,环境风物,也都给出意见。鲁迅特别赞许了《孔乙己》的插图:“《孔乙己》的图,我看是好的,尤其是颜面的表情,刻得不坏,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问题。”

1934年鲁迅先生为刘岘编辑出版的《无名木刻集》亲手书写序言,以极大的热情充分肯定青年木刻家的作品:“……新的木刻是刚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艺术,是好的大众的艺术。这些作品,当然只不过一点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刘岘把鲁迅先生的序言上板刻作,因经验不足,序言手稿被汗水浸破,刘岘请先生重写一张,鲁迅欣然应允。鲁迅还将木刻画集推荐到内山书店代售,并把刘岘的3幅作品,推荐参加了1934年在巴黎举行的“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会展出。

刘岘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对友人多次回忆先生的教导:“我当时年轻无知,不明白先生的工作这样忙,担子这样重,有作品就给先生寄去,自己也不加选择,不管好坏……先生看了我们幼稚可笑的作品,一次次给我们写信,一幅幅给我们提出意见。现在回想起来很内疚,我们不应该去耗费先生的时间。”但实如作家萧军所言:“在30年代,鲁迅先生的两只手,一只手是培育了若干青年文艺作家,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只手是培育了若干青年木刻家——刘岘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毛主席亲自题词鼓励

抗日战争爆发时,正在日本留学的刘岘毅然中止学业,回国投入抗战洪流。1938年春,刘岘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参加新四军在河南确山竹沟镇的彭雪枫部。他创办了拂晓剧团、拂晓歌咏队,成立了拂晓木刻研究会,举办木刻技法讲习班,为部队、老百姓举办画展。1939年,刘岘调到延安鲁艺美术系任教,在此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不是艺术家象牙塔里的玩物,应是时代和人民的心声。他在烛光下刻作了《保卫黄河》《收复失地》《生产曲》等大量反映边区生活及抗战的作品,并把手工装订的木刻集呈送给毛泽东等人。几天之后,当时的鲁艺院长赵毅敏神色兴奋地来到刘岘住的窑洞,拿出了毛主席为他写的一幅题字:“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赵毅敏对刘岘说,“据我所知,主席还没有专门为哪个美术家题过字哟!”毛主席的题字给予刘岘极大的鼓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