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京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 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 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 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 过脸谱表现出来。比方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 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 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 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 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 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 助。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 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 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不同京剧流派都拥有一大批著名演员,他们活跃在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舞台上,京剧艺术舞台盛极一时。 梅兰芳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他8岁学戏,11岁就登 台演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