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中秋节>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时值三秋之半,月亮最圆最明,古人以圆月为亲人团聚的象征,故又名“团圆节”。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中秋赏月约始于魏晋时期,唐宋时期的中秋节也是一般的社交娱乐性节日,主要活动还是赏月和玩月,直到明清时期的中秋才发生了变化,渐渐上升为民俗大节,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更关注月神的神性意义,以及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经济关系。中秋是丰收的时节,人们利用中秋节表达对丰收的庆祝。祭祀月亮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所以,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全国通行的习俗。

八月十五吃月饼杀4+%1-tK-子的传说,虽不足以让人信服,但至少部分说明了明初以来中秋吃月饼的事实。

  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代月饼成为中秋典型的节日食品,明代中秋节馈送月饼成为全国城乡、宫廷、民间普遍通行的重要节俗。

  乌镇人对于中秋节十分重视,凡女婿在这天须带月饼及其他礼品去丈人家看望二老,中饭亦在丈人家吃,晚上再回到自己家团圆。晚饭后,在天井中放个盛着水的脸盆在盆中赏月,全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共赏圆月,共食月饼,人月双圆,充分体现了人间的团圆之乐。

  周作人于194。年9月写的《中秋的月亮》,其中这样写道:“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此习俗来源于六朝时人在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风俗。南朝梁代宗懔(字元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说,那时人们中秋时节相互馈赠的不是月饼,而是盛满百草露的眼明囊。

  中秋对于文人墨客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从古至今,在浩瀚的中秋赏月诗文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网,今夕是何年。……”南宋辞官归隐于浙江湖州苕溪的安徽绩溪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明清时期的苏浙地区,中秋赏月、酬谢神灵的同时,也承载着祈婚嫁子嗣的内容,中秋夜,妇女盛装出游,走月访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木犀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姊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清人蔡云的这首《吴}I}》就描写了苏州女子出游走月的景象。这出游走月的背后就隐含着祈求生殖的意蕴。而在嘉兴,中秋夜除了载酒游南湖之举外,还有一个很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女子在中秋之夜,脱了衣服去种那妖冶的婴粟。说是那样的话,婴粟就会长得繁盛(所种植的婴粟供观赏,此风俗早已废止)。据《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记载:“女郎于是夜种罂粟花。”清初朱彝尊的《鸳鸯湖掉歌》也提到此事:“秋灯无焰剪刀停,冷露浓浓桂树青。怕解罗衣种婴粟,月明如水浸中庭。”探究起来,这恐怕也要牵涉到有关生殖方面的古老风俗。

  晚清后,“八月半”晚上,民间有斋月、步月等活动。斋月是用月饼、香斗、糖烧芋艿、白果、栗子、柿子、藕等置于院内桌上,燃香烛,妇女和孩子们对月跪拜。步月又称走月亮,指人们在中秋节之夜出游,三五成群,时而游行街市,时而驻足望月,非常热闹。

  乌镇民间素有“烧斗香”习俗。人夜,有的去道观烧斗香,有的在自家庭院祭月,亦有从香烛店买回斗香斋供后焚烧的。斗香是用线香、托纸板黏合,制成上阔下窄的方形斗,中竖旗杆,杆上再可设斗,有二层、三层至多层者。

  每层斗面置纸制京剧人物或缀月宫故事,杆上旁出大小不等的纸旗,有的精工细作玲珑剔透,不失为值得观赏的工艺品。四郊外的农村人则将斗香点着置于天井,陈以果饼,以示礼拜月神,祝祈丰收之意。据说拜月神烧斗香之俗源于科考制度,古代乡试(三年一次)定于中秋八月举行,称作“秋闲”,秋闹期间正是桂花飘香的日子,于是人们就将秋闹考中称作“折桂”。民间传说月中有桂树,于是月宫折桂便成了科举考试夺魁的代名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