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中华民族> 朝鲜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姜和

朝鲜族最古老的族源图腾神话。最早见于《古记》(失传)和《魏书》等,后收于高丽僧人一然编写的《三国遗事·纪异》中。13世纪以后出现的李承休《帝王韵记》、《世宗实录·地理志》、权近《应制诗注》等文献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家黄龟渊故事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三国遗事》中把“檀君”写成“坛君”,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古时,有天神桓因知道庶子桓雄想下凡,于是就选定了三危、太白二地,并给了桓雄三个“天府印”作为天上神仙的标识。桓雄率领三千之徒,降到太白山顶的一株神檀树下,建立“神市”,自称“桓雄大王”。他设置了“风伯”、“雨师”“云师”等官职,主管农业、疾病、刑罚、善恶等三百六十件人间大事。其时,有—熊一虎同住于一个洞中。它们来到桓雄大王面前,请求大王把它们变成人。桓雄大王就给它们一炷艾和二十头蒜,叫它们吃下去,并且告诉它们:吃了之后躲藏起来,一百天之内不能见阳光。熊照办,于是只蹲了二十一天,就提前变成了—个女人;但虎没有照办,故未能变成人。熊变的女人没有配偶,就去祈求桓雄大王。桓雄大王就与熊女结婚,生下了王俭,即坛君。这个坛君,就是古朝鲜的开国君主。他在尧帝五十年郧公元前2333年即位,以平壤为都城,在位一干五百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一干九百零八岁。《帝王韵记》所记载的《檀君神话》与《三国遗事》的记载有所不同。《帝王韵记》中将坛君写成“檀君”,将桓雄大王称为“桓雄天王”,主人公檀君也不是熊女所生,而是桓雄天王的孙女与檀神成婚所生。檀君建国后治国1038年,这也和《三国遗事》的记载有一些区别。《帝王韵记》型神话中,熊女的形象被排除,檀君也不是来自父系,而是来自母系。朝鲜族民间故事讲述家黄龟渊所讲述的《檀君神话》基本上与《三国遗事》型相似,但故事情节比文献记载更具体、完整,将三危、太白解释为我国甘肃敦煌南部和长白山。

这一神话表明,朝鲜民族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它的族源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以后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神话反映了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思想和从氏族公社到部落的演变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