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中华民族> 仫佬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桂婷
仫佬节日——仫佬年仫佬山乡几乎每一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春节,仫佬话称为"达年"。起源于夏代,原为汉族先民的传统节日,秦汉以后传入岭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共同节日。仫佬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卯(兔)日便是仫佬年,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仫佬人杀猪祭祖、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仫佬年就是仫佬族的春节,为一年诸节日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与除夕的活动联为一体。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因此,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限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年节的活动有许多与汉族相似,只不过各有各的讲究,他们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当天均吃素食,初二用香纸敬财神,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正月十五闹元宵,耍龙灯,年节结束。
仫佬族节日仫佬的仫佬年有什么习俗打保寨
仫佬年这天,仫佬人早早的起来,家家户户,男人忙活着杀猪宰鸭、下田抓鱼、打糍粑;女人则来到水井边淘洗水井,然后打上新年的第一桶井水,回家做豆腐、做糕点;而德高望重的寨老们,则主持仫佬年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打保寨”。据说,因仫佬人的房子大都是木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故而仫佬人在每年过年的时候,举行“打保寨”仪式,告诫村民注意用火、严防火灾,并祈求来年族人平安祥福。故而,“打保寨”也可说是仫佬族一种古老的消防安全宣传。
斗糍粑
仫佬族过春节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节日食品,即家家户户都做"斗糍粑"。富有之家做"斗糍粑"的糯米达一、二百斤,一般中、下水平之家也达二、三十斤。每到年三十晚或年初一、二,各家各户的青壮年男子,都主动地互相帮助,把蒸熟了的糯米饭,用舂碓舂溶,再捏成一个个似小碗口大的糍粑,盖上红色的圆印,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吃时放到镬里煎软或放在火炉上烤软即可。
仫佬年的仫佬歌声
仫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仫佬年”,仫佬山寨更是歌声不断。最为有趣的是,过年那天的晚上,一村的仫佬人相约在一起,围坐在燃着熊熊篝火的大火塘边,尽情地饮酒欢歌。他们以歌对老人表达孝敬之情,对孩子表达关爱之意,也有老人以唱歌的形式向儿孙讲述仫佬族的古老传说,而未婚青年则借歌声向心仪的对象表达爱慕,火塘边歌声笑语如潮,其乐融融。唱得最好、唱得最久的最受尊敬,大家称其为“秀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