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中华民族> 侗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侗族的舞蹈有什么?侗族的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邓结

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民间舞蹈很多,有长鼓舞、度曼尼舞、伞舞、关刀舞、穿灯舞、蝴蝶舞等等,其中瑶族长鼓舞最能反映瑶族质朴、浪漫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瑶族人民的个性和情致。

瑶族长鼓舞,源远流长,《过山榜》、《评王卷碟》均有记载。长鼓,瑶语为“播公”。传说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的杈桠上,瑶族后代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后来,每当过春节、起新房、庆丰收、祭祀盘王等庆典礼仪时,瑶族人民都要表演长鼓舞。相传长鼓舞有七十二套,多为二男二女合舞或二男对舞。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羊角短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盘古长鼓舞: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一带,是祭祀盘王“还愿”仪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除邀请两名长鼓手外,还请四名歌手(男女各二人)伴唱《盘古歌》,歌舞曲是瑶族的“拉华”。整个“还愿”仪式分“请愿”、“落马”、“开天门”、“点兵”、“诉师”、“分段”、“除苗”、“围愿”等段,盘古长鼓舞只在“请愿”和“围愿”中表演,有锣鼓伴奏,舞步舒缓、持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