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花鼓戏(荆州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临湘花鼓戏、长沙花鼓戏)

花鼓戏.jpg

荆州花鼓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仙桃市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沔阳(含今洪湖)、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等县,并逐渐传入邻近的钟祥、荆门、江陵、应城、云梦、阳及湖南的岳阳、华容、南县、澧县、常德和鄂东南的崇阳、通城、蒲圻等县。

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唱腔分主腔与小调两大类。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代表剧目有《打莲湘》、《花墙会》、《原野情仇》等。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努力,荆州花鼓戏的唱腔音乐日臻成熟,表演形式日趋完美,剧目内容日渐丰富,备受江汉平原儿女的青睐。

  近年来,荆州花鼓戏发展传承遇到了危机,发掘、抢救和保护荆州花鼓戏,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荆楚民间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襄阳花鼓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襄阳市

  襄阳花鼓戏流传于湖北省襄樊市辖区。1949年前,有“常年班子”和“季节班子”一百多个,遍及襄樊各地。襄阳花鼓戏的雏形是“二小戏”,后受清戏、二簧、湖北越调的影响逐渐发展成板腔音乐,且能演多种角色的大戏。襄阳花鼓戏的声腔有桃腔、汉腔、四平腔、彩腔四类,用锣鼓伴奏。1950年,艺人们将单一的锣鼓伴奏加入文场,且有女演员登场,为剧种注入了新鲜活力。常演剧目有《白毛女》、《一品香》、《宋玉传奇》等。

襄阳花鼓戏具有鲜明的音乐特点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受南、北文化的影响,既有北方的高亢、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委婉,对于研究我国南、北戏剧音乐提供了详实资料。


衡州花鼓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衡阳市

  衡州花鼓戏是明末清初湘南地区流行的民间小戏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稍加提炼而成。声腔以“唢呐牌子”和“川子调”为主,演出行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中丑行最为突出。衡州花鼓戏在湘南地区广大民众的传统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常演剧目有《刘海戏金蟾》、《福寿图》、《百忍堂》等。保护好衡州花鼓戏,将推动和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弘扬,同时,对丰富和完善地方戏剧史、地方民间艺术史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相关阅读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