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音乐> 古典音乐>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后来人们取其整数,多简称“诗三百”,相传由孔子整理删定,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大都是可以用乐器伴奏来歌唱的西周至春秋时代的歌曲作品。《史记》追述过:“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墨子·公孟篇》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今存《诗经》只有文字,音乐已不可耳闻,但从字里行间及每首作品本身的内容结构方面仍可了解到那个时代丰富的民俗音乐生活,以及诗乐的一般特点和演唱概况。

  《风》大部分是反映地方民情风貌的歌曲,其中有不少民俗音乐生活特写:在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每逢三月上巳(三月初三)之日,男女青年便相约外出春游,在溱〔zhen真〕水、洧〔wěi委〕水两岸,他们相互对歌唱曲、嬉戏说笑,分别时还互赠芍药花朵(《郑风·溱洧》);在陈国(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部),每逢榖〔gǔ骨〕旦(美好吉利的日子),相约在集市上会面的青年男女高兴地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相互间还通过赠信物来联络感情(《陈风·东门之枌》);在邶〔bèi贝〕国(今河南汤阴东南),一位男子唱了一首名叫《静女》的爱情歌曲,歌中唱到:“静女其娈〔luán峦〕,贻我彤管。”反映一位姑娘精心制作一支彩色竹管乐器,赠送给情人留作纪念,因为这位男子是演奏这种竹管乐器的好手。他们通过音乐联结起了真挚的情谊。这些民俗音乐生活特写,多方面描绘出远古先民进入奴隶社会后,在婚姻恋爱习俗方面仍残留着原始社会“以歌择偶”、“以乐结情”的遗风。下面这首《郑风·萚〔tuò唾〕兮》,将这种遗风表现得更为具体:

  《郑风·萚兮》

  原诗今译

  萚兮萚兮,木叶落啊木叶落,

  风其吹女。风吹落木叶。

  叔兮伯兮,哥啊弟啊来相会,

  倡予和女。我歌你唱和。

  萚兮萚兮,木叶落啊木叶落,

  风其漂女。风吹飘木叶。

  叔兮伯兮,哥啊弟啊来相会,

  倡予要女。我歌你唱和。

  《雅》大部分是祭祀、礼仪歌谣和歌舞曲,其中包含有丰富的音乐祭祀内容。《小雅》中有许多诗篇是宴客礼俗歌,如《鹿鸣》、《南山有台》、《鱼丽》、《南有嘉鱼》等都是宴请客人时歌唱的酒礼歌。

  《颂》大部分是祭祀乐歌,多反映商周时代以音乐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内容。《时迈》是巡猎祭祀天地时唱的乐歌;《噫嘻》、《载芟〔shǎn山〕》是耕种季节祭祀神灵以求丰收唱的歌曲;《良耜》是秋后祭祀社神时唱的乐歌;《执竞》、《那》则是祭祀先祖用乐舞欢悦祖神时唱的歌曲。

  《诗经》篇章中涉及到不少古代乐器,据统计达29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