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舞蹈 >舞蹈知识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舞蹈是一门包含着人类社会多元文化因素的艺术,对促进人的情感生活、提高人的审美水平、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情感渗透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中国历史上,如何通过舞蹈凝聚群体,通过舞蹈提高群体成员素质,有许多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舞蹈是最重要的智力活动。它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审视和爱护,超越了动物自身的存在。原始舞蹈从生活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原始民族的艰辛。先民留下的“伏来”、“伏里”、“大悟”、“歌天乐”(又称“广乐”)等原始乐舞,对塑造宗族成员的身体、传授宗族成员的生产技能、提高宗族成员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格罗斯所指出的,“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在于统一社会的意义。他们带领和训练一群人在一种动机、一种情感的驱使下,为了一个目的而行动。所有高层次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所有社会元素一致有序的合作基础上的,而原始人则把舞蹈训练作为这样的合作。”在原始舞蹈中,人与动物天性的本能游戏、自然感官和生理感受的兴奋与宣泄、社会天性的要求、规范与规定开始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祖先们在舞蹈中也感受到了秩序和统一。原始社会成员的生产技能和思想意识在这一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可以说,这是“治天下”功能最原始、最直接的体现。如果说舞蹈在原始社会中的“治世”功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全国性的活动,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那么西周的“礼乐”教育体系就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舞蹈作为“治世”的政治道德教育之手。

西周“礼乐”教育体系可以说是后世舞蹈教育“治天下”功能的一个标准模式。它的“音乐教育”思想,在随后的两千年,甚至今天都可以看到。西周时期,“礼乐”教育只针对奴隶主和贵族的子女,以“六舞”、“六小舞”为主,由主管国学政治的音乐家讲授。学生学习“大舞蹈”是为了感受等级的尊严和王权的神圣。学生学习“小舞蹈”,通过学习传统祭祀歌舞,让学生了解天气、节气、雨天、土地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意义,以及尊崇祖先、尊师重教、保卫江山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学制和全面的内容,使这些国家未来的统治者西周贵族子弟在学习乐舞时,先修身,后治天下。这是西周礼乐制度“治世”功能的完美体现。

如果社会稳定和舞蹈教育的“治天下”功能能够得到完美体现,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舞蹈的“治天下”功能能否继续发挥,当中国历史发生巨变,意识形态“礼崩乐坏”时?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影响最大,他给了我们一个肯定。

儒家之所以把“乐”包括在内,是因为它非常重视乐舞的社会作用,包括人的教育和政治作用。”那些同样快乐的人也被圣贤们快乐,但他们可以善待人们的心。他们很感人,他们可以改变习俗……”这种习俗的改变,实际上是把社会风气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这是“治天下”理论在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体现。

在国家政治方面,儒家认为音乐与政治是相通的,他们看到音乐就知道自己的政治。”治理世界的声音是和平的声音,享受政治的声音是和平的声音,混乱的声音是怨恨的声音是愤怒的声音,善治的声音是与政治相联系的。孔子还提出了“诗兴、礼立、乐成”的思想。他从治国安邦的角度强调,学生要学会“音乐”等技能,了解社会、生活,进而提高人格,成熟思想道德,成为合格的官员。这是孔子“治天下”观在乐舞中的体现。

与西周皇室乐舞教育相比,孔子“治天下”的乐舞教育是一大进步。明代朱载玉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乐舞理论。他开创了“舞蹈理论”,成为第一个将舞蹈与传统“音乐”分离的人。在此之前,古代所谓的“乐”,往往是指音乐、舞蹈和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有时只是指音乐或舞蹈。除了在提法上的创新,他还提出,舞蹈学习是一种“立人之学”,是一种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高尚情操的学习。“建国研究”的提法,是朱载玉“治天下”舞蹈的反映。在这一点上,朱载玉恪守儒家乐舞“治天下”的功能。他在《论舞蹈的学习不能放弃》中写道:“普通人的动作有节奏。如果你跳舞,你就不会跳舞。如果你跳舞,你可以移动阳气,引导一切。”这表明舞蹈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