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音乐> 古典音乐>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成公亮
选择《桃源春晓》的缘由

1994年6月,我曾对《西麓堂琴统》的最后一卷即廿五卷中之《忘忧》打谱,琴曲很快就打出来了,乐曲虽小却非常精采。选择《忘忧》的缘由是为了缓减当时生活中沉重的精神压力,同时也因我曾在76年获得的一张明代张季修制无名琴取名"忘忧"之故。94年10月,我又在廿五卷上选择了《凤翔千仞》和《孤竹君》打谱,这两首琴曲堪称古代音乐经典之作。后来我注意到廿五卷收录的五首琴曲大都是非常生僻的"外调"定弦的琴曲,依次《凤翔千仞》和《孤竹君》为"泉鸣调"定弦(同时还刊载的《泉鸣意》、《鸣凤吟》只是"调意"一类的小曲),《明君》为"间弦调"定弦,《桃源春晓》为"清羽调"定弦,《忘忧》为"离忧调"定弦。其中只有《桃源春晓》虽为"外调"却属常用的定弦("清羽调"是常用的外调"蕤宾调"的别名)。后来进一步从其它琴谱和资料中搜索得知,不仅《桃源春晓》是孤本,而且这些生僻"外调"定弦--"泉鸣调"、"间弦调"、"离忧调"的琴曲曲例仅存这里的四首,弥足珍贵!

这使我感觉到廿五卷的重要性和它在《西麓堂琴统》中的特殊位置,它所刊的五首琴曲在明代嘉靖乙酉(公元1549年)汪芝编成此琴谱时就已经不流行了,之后也再无琴谱收录过它们,象是汪芝在偶然的机会,从零星的不显眼的旧谱中看到而"拾遗"于最后一卷,就如《忘忧》后记所写那样:"是曲不知所从起,因观宋本得此谱,亦外调之一,存之以备参考。"因为它是早年的"宋本",又是"外调",所以"存之以备参考"。

1995年完成《凤翔千仞》和《孤竹君》的打谱后,我的精力大都用在琴曲的创作和打谱理论研究、琴曲录音上,又有几次出访的演奏会和会议,因而打谱工作停顿了四五年,最近才有时间重新开始。在选择琴曲时,首先想到的仍是这重要而特殊的《西麓堂琴统》廿五卷。又因我在退休前后多次去家乡的山区择居以安排晚年生活,故对《桃源春晓》这样的题材尤感兴趣。半年前,我也曾写了版本考据的文章《琴歌归去来辞考》和对《归去来辞》的记谱,《归去来辞》正是明代之前的琴人为陶渊明诗《归去来兮辞》谱曲的琴歌。

这是近期我选择《西麓堂琴统》廿五卷《桃源春晓》打谱的缘由,此后我或许会打《明君》,将《西麓堂琴统》廿五卷五首古谱全部打完。

曲谱的特别之处

《桃源春晓》曲谱的特别之处有三:

一、 泛音占全曲篇幅的五份之三。使用这么多泛音,在古曲中我还没见过。

二、频频使用许多古指法,如""即"蠲",不仅使用一根弦的"蠲"和两根弦的"蠲",还使用三根弦和四根弦的"蠲",虽同是"蠲",不同弦数的弹法却不一样,三根弦和四根弦的"蠲"我未在其它古谱中见到过,其弹法也无据可查,现在的弹法是我根据两根弦的"蠲"弹法推演出来的。另外频频使用的古指法还有"",即"全扶",这些古指法《桃源春晓》中几乎通篇使用而非偶尔为之,其特别的弹法和因之形成特别的节奏型给《桃源春晓》带来某种特色和"新意",(其实反而是"古意")。就"蠲"和"全扶"等古指法的应用情况正好和几年前打的《遁世操》(《神奇秘谱》上卷"太古神品"第一首)十分相似。既然《遁世操》被认为是一首"此曲最为高古"的古老琴曲,那么仅从指法体系上看,《桃源春晓》也可能和《遁世操》产生的时代相近,当然我们还需要多方面的理由才能证实它。

三、 谱字记录随意,不甚严谨。

⒈ ""即"打圆",和它意义相同的""同时出现在曲谱中,""应是减字谱早期曾经出现过的"打圆"谱字,""为打,"厶"为圆字的另一种写法"圎"的减笔(圎--貟--厶),""在各琴谱指法解释中已找不到,但在《太音大全集》的手势图中有"打貟 谱作丁貟或作",那么将""识别为"打圆"应无疑问;在两个音(通常是同度或八度)的后面标"三作"的弹法实际效果也同"打圆"。同是"打圆"指法,在《桃源春晓》中有三种不同的写法。

⒉ 多处意义相同的徽位标记"七八"和"八上"在谱中同时使用。

⒊ "勾"或"踢"的使用、"勾"或"打"的使用在相同的乐句中记录随意,按谱弹奏会有记忆不便之虞,有时也存弹奏动作的不顺手欠合理处。

⒋ 第一段曲谱记有点句号"。",而第二段至第七段曲终均未点句。在存见的琴谱中,明初《神奇秘谱》上卷中刊载的大部分曲谱便无点句,《神奇秘谱》的撰辑者朱权在序文中对此专有说明:"上卷太古神品一十六曲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操,故无点句";"是以琴道之来,传曲不传谱,传谱不传句"。可见无点句曾是减字谱历史中一种传统的使用方式,因为加点句使曲谱更明白清楚,又不费事,无点句的方式后来没有继续下去。我在《桃源春晓》后六段的打谱过程中,感到"通读"曲谱时音乐的气息、句逗很清晰,断句处均可以从感觉中判断,或是说断句处均有规律可循,并未因无点句而为之迷惑,为之多费思量。由此我意识到早期减字谱无点句的可能和可行--无点句的曲谱实际上仍然具备表达断句的能力,犹如无点句的古文一般。从这一侧面看,《桃源春晓》的无点句正可推断其曲谱的渊源久远。我猜想,《桃源春晓》曲谱本无点句,在《西麓堂琴统》之前的传抄或是《西麓堂琴统》的编辑过程中,有人为之添加点句号,添加第一段之后又不知何故作罢了。

《桃源春晓》的意境

听《桃源春晓》的音乐有什么样的感受?曲谱的曲名、后记先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指向:乐曲题材取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文《桃花源记》,曲谱的后记也摘其序文大概:

"晋太康中,武陵渔者操舟溪行迷失道,见桃花夹岸,落英缤纷,遂沿溪而入,得异境,桑麻村落,男女怡然。争来问讯,云是秦人避乱居此,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如日送归,他日觅之不可得矣,故有是曲。"

刚完成的《桃源春晓》的打谱初稿,给我们这样的初步感受:宁静和谐的田园、怡然快乐的人群;音乐形象明晰显然、音乐语言质朴古老。

酷爱自然的陶渊明对田园、对生息在田园的人们怀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桃花源记》是诗人最高的理想境界。借助琴曲曲题和诗文的启示,我们可以在其导引下自由自在地想象:田野的春风、小溪的清流、近处的茅屋、远处的炊烟、暮归的飞鸟、淳朴的田父、天真的村童……通过想象表达琴曲宁静、自然、淳朴的精神境界,并借此抒发弹琴人的胸怀情操……。

陶渊明的隐逸不同于古代高士许由那样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就象《遁世操》小标题中"独步烟霞"、"日照岩扃"、"麋鹿为友"那样,独自住在山洞中,与日月风云交流,和猿猴麋鹿为友;也不是在朝为官权贵们的"朝隐",既保有为官者的物质享受,又不失隐者的高情雅韵;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理想在《桃花源记》中得以高度概括,他生活在政治舞台犹如走马灯一样变化的时代,而这里却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儿童和老人"并怡然自乐",一派和平宁静的景象,也充满着人情美感。陶渊明的隐逸,是亲近自然、充满亲情友情、热爱生活的隐逸。
因而《桃源春晓》的音乐也不同于《遁世操》的孤高奇志,而是宁静自然的高雅中散发着乡村世俗的淳朴气息。诚然,这首琴曲创作的出发点在于给人以某种境界的印象和感觉,而非立足于深层的哲理思考。它的旋律优美流畅,表达的意境又那么明晰,使人在聆听整个琴曲时感到音乐是那么通俗易懂。

弹奏《桃源春晓》的提示

你听第一段:开始几句围绕商音(这里有作"黄钟均侧弄"的意味,因而可认四弦为商音)的简单音调缓慢而低沉,甚至有些朦胧,它是为即将来到的清朗恬静的泛音音调作铺垫的,优美恬静的泛音音调一定要慢速弹奏,清晰地、平静地……。其间九、十徽的泛音接七徽的泛音时,突然有调色彩的变化,美极了。

第二段是第一段清朗恬静泛音音调的重复和发挥,"蠲"、"全扶"指法及带有"变宫"的旋律异常动听,这是琴乐中的"古调",其"灵",其"幽",其"奇",令人惊叹,美不可言!这些"古调"的素材到后面的段落中又不断以变化的面貌屡屡出现。第二段的弹奏速度较前略快,后半段的泛音四次出现"历擘"指法,我把它弹奏得很快,予以洒脱灵巧之感,个性鲜明。第二段音乐的意境非常明晰,第一段优美、宁静的意境延续至此进而深入,幽静中略带动感,眼前一幅田园美景的画面已经呈现……。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过渡性的小段落,通过这两个段落,音乐进一步活跃起来,弹奏速度自此进而为中等速度了。此时的音乐渐渐从田园美景的描述中加入人情的美感,象是让我们看到了桃花源中怡然快乐的人群。

第五段的泛音转到下准的高音区,音乐有虚幻高远的意境,速度承前段。此时的泛音音量弱小,弹奏时需点准徽位,右手的勾挑力度应稍加重,清楚交待每个音符。

第六段以散按音为主,随着全曲音乐的层层展开,出现了一些新的音乐材料并由此带来了某种色彩变化,有若人情佳境交融,音乐形象丰富多样,气氛亦较前活跃。这一段和后面七段前半段的速度较前段的"中速"又略为加快。在这里也明确出现了在"清羽调"定弦上作"仲吕均侧弄"的"正声"音阶(1 2 3﹟4 5 6 7 ),这是一种近现代不用的古音阶。

第七段又转回泛音弹奏,夹有两次"滚"指法而出现急促下行音阶的旋律显得活泼灵动,但音乐很快转入尾声(尾声未在第七段中分出),节拍、节奏跌宕散弹。这里与众不同的是在通常的终结乐句后添加了补充乐句(我将其稍快处理),出现一个意外的转折,然后再小撮全曲最后一声--宫、徵和音,别有意趣。

《桃源春晓》的第二、三、四、五、六段的第一句旋律相近,这种情况属于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合头";第二、三、四、五、六段的段尾三个乐句又是相同的旋律,是为"合尾",不过琴曲中的"合尾"多为一、二个乐句,这里三个乐句的"合尾"属罕见。有"合头""合尾"的琴曲在结构上显得方正规矩,各段的音乐从相同或相似的起点开始,经过各自的变化后又回到另一相同或相似的段尾。在曲式结构上"合头""合尾"有"统一、综合"全曲的功能、不断"呼应"的功能,也有结构上"循环"的意味,因而段落格外分明,通常在段尾的弹奏速度要稍渐慢。在传统琴曲结构中只使用"合尾"的琴曲较多,如《梅花三弄》、《普庵咒》、《忆故人》等,象《桃源春晓》这样"合头""合尾"同时使用的琴曲较少(《文王操》部分段落使用)。《桃源春晓》的四次"合尾"旋律相同,六次"合头"前半句的四个音旋律一样(只有音色的变化),后半句的变化却很生动多样,第三段、第六段变化尤为巧妙,可以说是旋律变奏手法的精采一笔。"合尾"或"合头"加"合尾"的结构在中国音乐的传统中是一脉相承的,各乐种中都可能存在,琴乐也无例外,其术语来自元明的剧曲、散曲,有些民间器乐合奏曲也用此术语,但琴谱琴论著中似无见过。

《桃源春晓》打谱的过程、一首琴曲的打谱要用多少时间?

一首琴曲打谱究竟要用多少时间?这是常常困惑琴人的一个问题,原因是打谱所需时间多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曲谱上的原因--曲谱的长或短、曲情的复杂或简单、有没有复杂难解的古指法、曲谱版本有否错漏、印刷是否清晰、琴曲有没有创造性和特别打动人吸引人的地方……;打谱者的原因--打谱者的琴学修养弹奏水准、初次打谱还是已有丰富的打谱经验、对所打琴曲的兴趣如何、会不会使用简谱或五线谱记谱、如以天数计算则每天的工作时间多少、打谱者对一首琴曲是否已经完成打谱的认定……。

由此看来,"打谱究竟要用多少时间"可能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上一代的师长们认为"小曲两三月,大曲两三年",这实在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提法,也可能正因为其间的差别太大,而只能有这么一个笼统的提法。

这次《桃源春晓》的打谱化了多少时间?作为打谱资料的个案,记录如下:

2000年8月3日一天时间摸弹全曲,粗略地"试探"曲谱的大致面貌;

8月4日未打谱;

8月5日边摸弹边记谱,完成第四、五、六段的"通读";

8月6日又边摸弹边记谱,完成第一、七段的"通读";

8月8日上午完成第三段的"通读",至此,未遇到无法解决的疑难古指法,《桃源春晓》全曲已经"打通",手头已经有一份潦草的《桃源春晓》减字谱、简谱对照谱;

8月9日将打通的全曲反复弹奏修正,并把修正结果记录在那份潦草的《桃源春晓》减字谱、简谱对照谱上;

8月10日将乐谱重新抄写誊清;也请学生们来听,讨论对曲谱整体的把握、谈感觉、提意见,对有把握处随即修改;

8月16日左右,我已经可以勉强背谱弹出全曲,至此,《桃源春晓》的"打谱初稿"已经完成,时间是两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