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国画> 清 方琮画选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
清 方琮 仿王蒙山水 117.6 x 48.3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方琮


方琮(生卒年不详),字友璜,号石颠,浙江人。善画山水,从学张宗苍(1686—1755年),以笔墨刚柔相济、生动秀润而供奉内廷,成为乾隆朝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
清 方琮
清 方琮 秋山行旅图轴
  《秋山行旅图》轴,清,方琮绘,纸本,设色,纵186.6cm,横153.3cm。
  此图是方琮的代表作品之一。图中峰峦叠幛,林木入秋,溪流小桥,行旅者行进其间。整幅画面布局巧妙,结构严谨,房舍及行旅商贾无不似从元人笔下而来,属雅俗共赏之作。
  款署 “臣方琮恭绘”,下钤“臣方琮”朱白文印、“常存□□”朱文印。有清高宗弘历壬辰(1772年)御题七律诗一首。鉴藏印有 “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等共9方。 清 方琮
清 方琮天保九如图轴
  《天宝九如图》轴,清,方琮绘,绢本,设色,纵146.4cm,横50.5cm。
  此幅是作者根据《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的诗意所绘。图绘高山流水、旭日东升、屋内主人手持如意正接受众人拜贺的情景。本幅意在宣扬臣子祝颂君主及君主“敬天保民”的统治理念。作者以山冈、松树、如意、桃、鹤等被赋予长寿吉祥之意的景物为主人营造了一个可居可游的人间仙境。构图取景深远,画风归属清初“四王”中王原祁所引领的“娄东派”一路。山石树木以干笔枯墨或汁绿色皴擦渲染,墨与色交织,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气韵。此画为乾隆皇帝所赏识,被清内府收藏。
  本幅款署:“天宝九如。臣方琮恭写。”钤“臣”朱文印、“方琮”白文印。
  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宝蕴楼书画续录”等。 清 方琮
清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丛薄行诗意图》轴,清乾隆,郎世宁、方琮绘,绢本,设色,纵424cm,横348.5cm。
  本幅有于敏中墨题,款识:“御制丛薄行,臣于敏中奉勅敬书。”
  17世纪初,新疆回部首领大、小和卓木兄弟搞分裂,其反叛行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坚决镇压。与此同时,与回部相邻的布鲁特部派出使臣觐见乾隆皇帝,表示对清政府的归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九月初三日,布鲁特使臣来到了木兰阿济格纠围场,向正在那里围猎的乾隆皇帝称臣。他们的归顺无疑削弱了和卓木兄弟的反清势力,对促进清军围剿回部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因此,乾隆皇帝对他们的归降极其重视,不仅在山庄内多次赐宴、赏灯、观烟火,还破例让这些未经出痘的使臣随驾进京。
  根据于敏中为乾隆皇帝代笔所书《丛薄行》而知,此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围场狩猎后接见布鲁特使臣时,索伦侍卫贝多尔将徒手生擒的幼虎敬献给他的情景。此图场面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时年48岁的乾隆皇帝斜背箭袋坐于马上,气宇轩昂,来自布鲁特的使臣们则心存畏惧地恭立一旁。乾隆皇帝及使臣们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是研究清代宫廷历史以及民族史的重要资料。此图作为乾隆皇帝凭借国威降服四方和赞誉侍卫骁勇之作,曾在西苑瀛台听鸿楼下的东墙处悬挂。 清 方琮
清 方琮 溪桥深翠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方琮山水册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清 方琮画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