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纳格拉

纳格拉

纳格拉(Naqara)是起源于阿拉伯的一种中世纪的小型定音对鼓(在霍恩波斯特尔与萨克斯的体系中归为膜鸣类)。在20世纪末,这种乐器存在于北非、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它的鼓身是由木头、金属或陶制成的碗状的,且在它开口的顶端蒙以动物的皮革。在西方它通常使用较厚的皮革,在皮革未干前就在模型上定型。尽管纳格拉(Naqara)在8世纪以前就被摩尔人介绍到了西班牙。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棰击膜鸣乐器。因鼓身用铁铸成,故汉族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是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鼓身铁铸(亦有铜制,鼓腔中空,鼓面蒙皮。常用大小不同、音高不一的两个鼓构成一对,由一人演奏。纳格拉无固定音高(一般两鼓音高相差约四、五度)。用五线记谱(较大的记在第三线上,较小的鼓记在第四线上)。纳格拉用两根鼓槌敲击。可以单打、双打或滚奏,亦可运用鼓中心击、中圈击、外圈击、鼓帮击、闷击等奏法,以求得音色的变化。两鼓可交替或同时演奏。 纳格拉音色铿锵,常与唢呐、冬巴(大铁鼓)一起合奏,也可与手鼓相配合,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 中文名称纳格拉
  • 别 名哪噶喇、奴古拉
  • 起 源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沿

纳格拉起源于西亚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罐鼓。这是一种类似锅形、鼓身用陶土或金属制成的
纳格拉
至今它的阿拉伯名字还叫纳格拉。
随着民族间交往的频繁,公元5世纪时,纳格拉经“丝绸之路”东传中国,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行,用于宗教节日演奏。
1759年传到中国中原。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将其列入回部乐,清《钦定大清会典图》载:“哪噶喇,铁匡冒革,上大下小,形如行鼓,……两鼓相联,左右手各以杖击之。纳格拉:又称“哪噶喇”、“奴古拉”和“拿古拉”。维吾尔族独特的传统乐器。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 。
纳格拉鼓不是诞生于皇家的贵胄之地,而出自于戈壁村落的黎民百姓之手,它的平民化倾向显而易见。岁月
纳格拉 纳格拉
沧桑,斗转星移,政权更迭,信念繁衍,但纳格拉鼓并未消逝,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傲视苍穹。“咚吧吧”作响,至今弥久不衰。
在民间,它露脸最多的是麦西莱甫。 麦西莱甫,在维吾尔语中泛指娱乐性的民间歌舞集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麦西莱甫大多在秋天的黄昏后举行。也许是秋华果实,人们格外兴奋的缘故,农民们选择这样的时日是再理想不过了。

纳格拉 纳格拉
鼓身用生铁铸造而成(也有铜制),鼓腔中空,上口较大,下底较小,外形呈花盆状。鼓身两侧各设有一个环耳,以便于搬动时作把手。鼓上口蒙以牛皮、羊皮、驴皮或骆驼羔皮,鼓皮四周由绳索拴系勒紧于鼓身中腰(图)。纳格拉通常大小两个组成一对,鼓面直径,大者25厘米-27.5厘米、小者18厘米-20.5厘米、鼓高20厘米-30厘米。因鼓身和鼓面大小不同,发音高低也有区别,两鼓多定成四度或五度关系。还有一种低音纳格拉鼓,又称冬巴,比小纳格拉的体积大三四倍的大铁鼓,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40厘米,可发出浑厚而粗壮的低音。
铸铁作鼓身的单面鼓,状若一个上大下小的水桶,色气呈褐。它通常有两个鼓配台,大的敲节奏,宏亮如
纳格拉
战鼓;小的敲“花点”,音色高亢。加上一把唢呐,就构成了三人鼓乐队。这个“袖珍乐队”十分精当,多一个累赘,少一个不可,多一件乐器有蛇足之虞,少一件家当就会黯然失色。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简洁最和谐也最富有音乐感染力的鼓乐队。音色一高一低,一亮一沉,一飘一落,全在鼓锤之间;舒缓时,如行云漫游,激昂时,如千驹驰骋,组合成天衣无缝美妙绝伦的音乐辐射。

纳格拉 鼓吹乐队
演奏时,把纳格拉鼓平放在地面或台面上,由一人双手各持一根长而稍弯的木棰,右手敲击大鼓,左手敲击小鼓。大鼓发出“咚”的低音,小鼓发出“哒”的高音,音响铿锵、雄厚,音色一高一低,一亮一沉,一飘一落,全在鼓锤之间,舒缓时,如行云漫游,激昂时,如千驹驰骋,组合成天衣无缝美妙绝伦的音乐辐射。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滚奏或闷奏等,并可运用鼓心、中圈、外圈或鼓框等不同部位,获得不同的音色。两鼓并可交替演奏。低音纳格拉鼓,则由一人右手持单棰击奏。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维吾尔族的鼓吹乐乐队,由一支苏尔奈、一对纳格拉和一个低音纳格拉组成,苏尔奈吹奏曲调,纳格拉和冬巴敲击节奏。有时乐队要用到三对纳格拉,分为头鼓、中鼓和尾鼓。头鼓多由技艺高超的演奏者执棰,奏出复杂多变的鼓点,中鼓和尾鼓则敲出节奏。冬巴鼓在合奏中只敲击基本节奏,即一拍击一下,不单独演奏。由一个冬巴、两支苏尔奈和三对纳格拉组成的合奏,可产生庄严、雄伟的音响效果,只用于盛大民族节日和婚礼喜庆等场合。在一般民间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只用一对纳格拉即可。它还可以和达卜一起合奏。
纳格拉因舞者参与和表演尽显神采,而因纳格拉鼓的垫底,舞姿又那般潇洒和飞扬。没有纳格拉鼓,就没有麦西莱甫,没有麦西莱甫,就没有农民的欢畅。有了纳格拉鼓才有了麦西莱甫的生生不息。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西缘的维吾尔族农民饱尝风沙贫瘠之苦,需要一种东西填补和化解,纳格拉鼓是最能调动欢乐的法宝。
纳格拉
听纳格拉,需要一种心旌,可以驰骋想象的翅翼,也可以放纵久藏心底的秘密,尽兴地让鼓声融入心肺,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这鼓声,是一种信念,一种召唤,一种莫名的精神寄托。听到这鼓声,便不能沉湎,更不会逃避,即使你身体不适,也会像注射了强心剂般容光焕发。难怪维吾尔族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巴扎可以不逛,但与纳格拉鼓的共鸣不能失之交臂。 每年的肉孜节,古尔邦节是纳格拉最能尽情酣畅的时日。肉孜节,极善歌舞的维吾尔族小伙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情,来到喀什艾提尕广场,跳上整整一天的舞,还不过瘾。只有在七十天之后的古尔邦节才能过足三天的舞瘾。“萨玛”是一种很古老的宗教舞蹈,一年一度只在艾提尕广场举行。这种舞跳起来粗犷豪放,热烈异常。维吾尔人把这一古朴的艺术移植到节目中来,至今相沿成习,经年不衰。
每年的古尔邦节第一天,喀什的晨光分外明媚。三位纳格拉鼓的乐手们已在金碧辉煌的艾提尕大清真寺门楼上坐定,高亢激越的唢呐声引出了纳格拉的鼓点。萨玛舞开场了。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多对纳格拉。其中两对,大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7.5厘米、29.5厘米,底径分别为18厘米、16厘米,鼓高分别为24厘米、25厘米;小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1厘米、22.2厘米,底径同为12厘米,鼓高分别为13厘米、17厘米。此外,还珍藏着一对用核桃木作鼓身的纳格拉,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阿塞拜疆共和国赠送我国的礼品,大鼓高18.5厘米、鼓面直径19.5厘米,小鼓高 17.5厘米、鼓面直径15.5厘米,均以羊皮蒙面,用绳索张紧,制作工艺精细,木纹清晰美丽。

维吾尔族的鼓吹乐曲随着歌舞的发展,形成结构庞大的乐曲,在北疆伊犁地区流传有《赛乃姆》 、《双赛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儿》、《古杜姆》、《木夏乌热克》、《萨里哈》、 《纽维特》 、《库尔特》、《约兰》、《夏地亚纳Ⅰ》、《夏地亚纳 Ⅱ》等十二套传统乐曲,题材广泛,节奏明快,既有用于宗教、迎宾的乐曲,又有适于野游 、围猎的乐曲,还有用于婚礼和麦昔若甫的乐曲。每套多由二至四个不同的曲调组成。维吾尔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每逢肉孜节或库尔班节,在高大的清真寺楼顶上,乐手们敲响纳格拉,吹起苏尔奈,远近群众聚集在寺前。纳格拉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欢乐。如果没有纳格拉的召唤和陪伴,能有萨玛舞的宏大舞台,没有萨玛舞的参与还叫古尔邦节吗?

古老的纳格拉适逢新时代,才从民间的小旮旯昂首登入现代社会的大殿堂。连续几届的乌鲁木齐经济贸易治淡会隆重的开幕式,一溜儿排列的纳格拉鼓方阵,分外引人注目。不在场面壮观,而在鼓声重叠,鼓声响起,如万山泄海的磅礴轰响,刹那间,人心震撼了,全场沸腾了,令中外嘉宾惊叹不已,成为“无冕之王”们猎奇追新的好风景。此时此刻的纳格拉已不再是单纯的营造喜庆场面的工具,而释放着宣传自我鼓动人心引诱客商的广告媒体之功能,演绎着从封闭到开放、由固守到出击的进化历程,倾吐着中国西域不甘落伍、重振丝路雄风的博大心声。
从此,新疆众多的厂家商家开业庆典或商品展销,都请纳格拉乐队擂鼓助威。纳格拉成了商家促销的“公开武器”。有时市区内同时有几家商场开张,各家门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人们循声汇拢,商品销得快。几家鼓乐此起彼伏,给城市增添了活力。花钱雇来的鼓手们十分卖力,各事其主,无甚奇怪。只是他们的鼓技越发放浪恣肆,个个汗流浃背,也不歇息。谁家的鼓点优美,谁家的生意定然“灿烂”而“辉煌”!
纳格拉犹如“古老的土陶碗里盛满了现代佳肴”,将纯粹的民间娱乐功能延伸入经济领域,连鼓的始作俑者也始料不及。探究纳格拉鼓功能孰优孰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主人仍然对它一往情深,百般钟爱。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