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 特别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

北路梆子,与蒲州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清代以迄民国,外地人或泛称“山西梆子”,或专称“代州梆子”,或与秦腔、蒲剧等统称为“西曲”、“西调”“西部”或“山陕梆子”;当地人则只称“大戏”或“梆子腔”,偶有叫“秧歌”者,如河北怀来、涿鹿一带。解放后定名为“北路梆子”,今又名“雁剧”。
北路梆子是山陕梆子腔在晋北地方化的产物。明末清初,山陕梆子腔在晋、陕、豫三角地带形成后,不久便北传,在山西北、中部以至绥察一线广为流布。 据代州“大成班"鹿蹄涧舞台1937年题壁记载,乾隆初年已出现了本地班社,大约在嘉、道时期,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清末民初,北路梆子处于极盛时期,班社数达200个左右。在总体风格上,又形成三个地域性流派:一是以忻、代二州为中心的“代州道”,以火爆精巧著称,俗称“小北路”;二是以大同为中心的“云州道”,以舒展大方见长,俗称“大北路”;三是以蔚县;为中心的“蔚州道",以刚健遒劲驰名,俗称“东路”。

唱腔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