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古瓢舞

古瓢舞

这种舞蹈叫做“给哈舞”,也称古瓢舞,古瓢之家乡 送陇村。琴的面板有音孔,有的干脆在面板上留些空隙作音孔;一根音柱两根弦,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的弦用牛皮丝做成,弓丝用棕丝做成,为了增加摩擦力故在旁边加一些松油,古老古色古香,又因为谐苗音,所以叫古瓢。“给哈舞”是苗族同胞们一种古老的渔猎生活真实遗留下来的舞蹈形式,有古瓢琴伴唱,当地苗族同胞逢年过节和劳作之余都要盛装起舞。舞步为一步一顿,两手插于腰内侧,随舞步上下摆动。舞场以拉古瓢琴者为中心,女性围于内圈,男性围于外圈,边歌边舞。舞步单一而舒缓,配以女性盛装,显得古朴、典雅而大方。

大多在每年农历四月上旬的赶狗场和猪场以及新谷节(一般为农历九月十日)进行。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桐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古瓢舞,一直是围着圆圈跳,由两个男子拉古瓢和四个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们围成两圈:年长的、小伙子们在外,手持瓢琴边拉边跳;姑娘在里,踏着“踩歌堂”的舞步,时而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而逆时针方向移动,两膝盖微带颤动。不论舞步怎样变化,姑娘的手始终是两肘弯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动。舞步的变化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有二拍子、三拍子、五拍子、七拍子的,节奏是2/4、3/4的不规律组合,节奏多样,当到人很多时,小伙们就使出绝技,拉出花样琴声来,成为一个喜庆的潮点。主要动作是听着节拍跳的,花样都是古老原生态舞,有跳圆、格呆(踩步)、格吊(前后左右转)、格览(踩二胡路声调)、拚向(模仿鬼跳舞)、回舞(走5步退3步)等等。

使

丹寨县的苗族“给哈舞”俗称“古瓢舞”,现仅存于丹寨县东南面的雅灰乡送陇村,源于纪念洪水滔天之后幸存的葫芦兄妹。“给哈舞”至今已延续七十二代传人。“给哈舞”为苗语音译,以古瓢琴伴奏得名。古瓢琴用桐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略长)。琴的面板有音孔,有的干脆在面板上留些空隙作音孔;一根音柱两根弦,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的弦用牛皮丝做成,弓丝用棕丝做成,为了增加摩擦力故在旁边加一些松油,古老古色古香,又因为谐苗音,所以叫古瓢。古瓢琴的制作都是男子的事,他们取一段材质好的桐木木,画上一条中轴线,用工具将木材掏空,砍去多余的部分作琴把,盖上一块木质作面板,琴身像瓢状。
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伴奏乐器。而芦笙也是苗族同胞的最喜爱的乐器之一,跳古瓢舞的同时,当然也少不了芦笙与芦笙舞,于是,古瓢舞与芦笙舞轮换表演,表演地点在寨子内的跳月坪或寨边的空旷草坪,古瓢舞与芦笙舞轮换表演。苗寨同胞从五、六岁的小孩到年过花甲的老人,几乎都会跳这种舞。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伴奏乐器。而芦笙也是苗族同胞的最喜爱的乐器之一。

古瓢琴艺术是贵州省丹寨县东南部雅灰乡境内苗族村寨源远流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相传,古时候,苗族村寨每逢年过节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富裕的人家从山外买来芦笙,欢欢喜喜地又吹又跳。贫寒的人家则无钱买芦笙,无以娱乐。在送陇,有位贫寒老人琢磨来琢磨去,将泡桐木的一头挖空成舀水瓢状,上蒙一块薄薄的泡桐木板作琴面,另一头削成琴柄,用构树皮搓成粗细相同的两根绳作弦,把弦的两头分别固定在琴柄和琴面之上,以小竹条或棕丝作拉弓。简易的琴弦制成后,试拉奏,琴发出“格隆隆,格隆隆……”的悦耳声来,兴高采烈地拿到寨子的坝上去演奏,引来了寨子上的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围着他跳起来,并询问发出“格隆隆,格隆隆”声音的这种乐器叫什么名称时,老人以乐器发出“格,格”的声音为名,以似舀水瓢状为形,称为其“格哈”。从此,送陇等地每逢年过节便兴起跳“古瓢琴舞”来。古瓢琴艺术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流传至今。村寨的文化特色:1、节日有棕子节(在农历4月份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兔场天);新米节(农历9月份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兔场天)。2、服饰有男式白鸟衣,女是式白鸟衣。4、歌舞包括:芦笙舞、古瓢舞。送陇村下步打算是,搞好开发民族旅游发展。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