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艺术> 幽兰逢春

幽兰逢春

《幽兰逢春》是赵松庭、曹星创作于1979年的一首笛子曲。赵松庭先生创作了该曲的初稿,负责快板和尾声,引子和慢板部分由曹星先生负责。乐曲采自昆曲音调,慢板主题取材于昆曲《二郎神》,快板取材于昆曲过场音乐。优扬雅致,委婉抒情,从压抑到舒展,赞美了兰花的清雅幽馨,以幽兰之逢春来表现人在困境中哀而不怨,悲而不伤的心境。该曲是赵松庭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首曲子,是其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幽兰逢春曲谱 [2]
赵松庭先生对周总理有着深切的尊敬和怀念之情。1956年,赵松庭作为浙江省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首届全国音乐周的调演活动,一曲《早晨》赢得满堂喝彩,表演结束后周总理在后台对其进行了接见。1962年,周总理陪同俄罗斯领导人到杭州参观 时问起浙江省委负责同志:“你们那个吹笛子的赵松庭到哪去了?” 有人告诉总理,赵松庭是摘帽右派,下放劳动去了。总理便指示要把他叫回来,参加欢迎伏洛希罗夫的演出。在总理的关心下,赵松庭又回到了浙江歌舞团。周总理喜欢昆曲,借兰花比喻昆曲,赵松庭借昆曲怀念总理,又以兰花逢春,重放幽香来表达自己对新社会,新气象的向往之情。

乐曲引子部分节奏自由,幽静而富有激情,描绘出了幽静的空谷之中,一朵兰花带着淡淡的哀怨,急切地盼望着春天到来的意境,微妙的兰花香味,其香飘逸,给人以“幽谷无人兰之芳”的遐想。乐曲慢板的第一主题旋律典雅深沉的倾诉,如怨如慕,低回而婉转,音色的低沉浑厚,表现了作者诉说自己的坎坷遭遇。在此结束后,乐曲的陈述突然出现从低音区直冲高音区的波浪式“翻滚”,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委婉中含着期待,深情中露出急切,好像预示着春天来临,幽兰重放幽香。乐曲小快板以“小工调”作主音,其曲调来源于昆曲中的过场音乐,其欢欣雀跃的情绪不仅表现了春天百花齐放、万象更新的情景,更是让人们感受一种蓬勃向上的喜悦心情。小快板这部分结构在全曲结构中具有独立性的地位,即不仅作为导人唱腔和唱腔之间相互“转接过渡”的桥梁作用,而且还可作为补充延伸慢板部分的某种情绪情感渲染,衬托演奏技巧的作用。紧接着是乐曲即兴华彩部分,华丽流畅的演奏技巧,极富弹性。尾声部分较短小,取材于昆曲过场音乐,给听者留下了充分回味、遐想的空间。表现春天到来,兰花那异样的美、温馨的香,在这里得到升华。

曲笛这样音色淳厚悠长而圆润,气息讲究运气的绵长和细致的力度变化,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曲调演奏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的演奏风格非常适合用来演奏由昆曲改编而来的乐曲《幽兰逢春》。赵松庭在《幽兰逢春》创作中融合南北传统笛曲的各种指法及演奏特点进行新的创造,根据旋律特点和各段情绪意境的要求,应用多种指法变换演奏(有时调换乐器),以求得旋律调式、调性和性格特点的变化,丰富笛曲的表现力。正如笛曲《幽兰逢春》的第一段,以筒音mi为c调指法演奏,且c调笛子也正符合昆曲唱腔的音域宽,音区低的特点。主调旋律典雅、深沉,音乐语言的陈述更是情深意切。这一部分对演奏气息的控制要求很高,演奏者要能够自如的运用口风、气息,使强音充分表现情绪的宣泄、弱音则细若游丝,将怀才不遇的“悲”和“愤”表达得淋漓尽致。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