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扫描版 更多解释

『皴』
拼音:cūn注音:ㄘㄨㄣ
部首:皮 部首笔画:5 总笔画:12
康熙字典笔画( 皴:12; )

五笔86:CWTC 五笔98:CWTB 仓颉:IEDHE 
四角号码:24447 UniCode:U+76B4 规范汉字编号:532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夋皮(junpi)  [ 汉字部件构造]:厶八夂皮
[ 笔顺编号]:543435453254
[ 笔顺读写]:折捺撇捺撇折捺折撇竖折捺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皮字部】 皴;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91第22(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七倫切,音逡。【說文】皮細起也。【玉篇】皵也。【梁書·武帝紀】執筆觸寒,手爲皴裂。 又繪法。【湯垕書鑒】曹弗興善畫,作人物衣紋皴縐。又董元畫山石,作麻皮皴。 又【字義總略】楊朴詩:數个湖皴徹骨乾。陸放翁筆記謂:不知皴爲何物。湖卽詩狼跋其胡之胡,獸項下縣肉也。胡皴乃牛項下垂皮,言其味薄也。 又【蘇軾·龍眼詩】獨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註】皴皮,指荔枝。

◎ 音韵参考
[ 广 韵]:七倫切,上平18諄,qūn,臻合三平諄清
[ 平水韵]:上平十一真
[ 粤 语]:seon1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03册,第34部,皮部,5
[ 故训彙纂]:1531|1609.6
[ 说文解字]:编号1982,第03卷下,皮部第5字
[ 康熙字典]: 页791第22(点击查看原图)


收藏本页】 【 打印】 【 关闭】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