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民间工艺> 年画>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方年画,寻踪民间文化之美

一方年画,寻踪民间文化之美

房志达先生制作年画。

华黎静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中国人辞旧迎新的节令,春节最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和审美取向。除了放爆竹、点烟花,人们还沿袭着迎祥纳福、岁岁遵循的重要习俗——贴年画。

源自民间的年画洋溢着质朴的喜气,散发着真挚的情感,是中国百姓精神天地的可视化呈现,勾勒着民间生活的“理想国”。它根植于泥土、活化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本质和创作者的本真。我国不同地域的年画呈现出不同风格特征和艺术气质,杨柳青的清秀、桃花坞的典雅、朱仙镇的粗犷、凤翔的浪漫……年画丰富着民间创作的智慧宝库,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美、民俗美的多样性,成为不容忽视的民间文化遗产。2002年以来,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龙头项目进行持续的全方位、大规模田野普查;2006年,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在民间永不朽。年画是一门“刻版”的艺术,但并不刻板,它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木乃伊”。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作为守正与创新的源泉,延续着千年文脉。

“我愿尽我所能,将毕生所学教给学生。若能培养几个接班人,让桃花坞木刻年画持续地发展,我便心满意足”,房志达如是说。这位83岁高龄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至今还坚守在年画制作与教学的一线。

2001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划转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桃花坞模式”培养年画传承人,在全国工艺美术高等院校中开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先河。而早已到退休年龄的房志达被返聘到学校,手把手带起学徒,身手相传。

与五彩油墨、洁白宣纸结缘六十余个春秋,站在印台边手握棕刷成为他一生不变的姿势。14岁,他便进入当年著名的老字号“王荣兴溶记年画铺”学艺;耄耋之年,他依然思考着年画的未来。“只有不忘传统,又融合时代需求和市场变化,才能使非遗更好地走上复兴之路。”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于2009年7月复制完成的作品

古版桃花坞年画代表作之一《和合致祥·一团和气》。

事实上,青年一代的年画传承人的确在实践中丰富与拓展着传统年画的题材和视觉表现形式——故事新编、旧瓶新酒,为传统年画赋予时代审美及现代观念。比如,房志达先生带领几位80后、90后新生代弟子历时108天全手工雕刻,印制完成的木版年画动漫作品《唯我国风·天涯明月刀》,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认可和喜爱。

当今人们希望从历史长河中打捞一些真实的碎片来重现优雅、精致的苏州城市生活,来回顾和展望民相亲、心相通的文化传播交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桃花坞年画的价值不言而喻。如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言,“姑苏年画曾是世界认识苏州的迷人窗口,未来将是苏州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它曾是古丝路上联系欧亚文化的一条纽带,未来将是各国之间友好的桥梁,为‘一带一路’各国之间共同的文化繁荣做出新贡献”。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换酒钱。”这首诗使桃花坞声名鹊起,人们因而习惯将苏州年画称为“桃花坞年画”,又被称为“姑苏版”或“苏州版”。桃花坞年画产生于明代,它继承宋代雕版印刷工艺,同时吸收明代版画的优点。它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迎来鼎盛期,年画质量与数量空前提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