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饮食文化 >饮食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从7月7日或8日开始,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的无处躲的说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故农谚又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在新华字典中暑为热,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有句成语:寒来暑往。小暑、大暑与小寒、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小暑、大暑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气。

◆ 小暑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2008年7月19日,进入三伏中的头伏。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 避暑

夏日,并不是处处炎热:满眼的绿树浓荫,荷花婷婷玉立,茉莉花香沁人,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夏日的清凉;软软的沙滩、蔚蓝的海水,徐徐的海风,是人们度假的天堂;在山地风景区中,松林、云海、瀑布、山泉,轻轻的山风,宜人的温度,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在农村,人们习惯利用早晨做农活,夜晚在庭院里看电视;在城市,人们喜欢夜晚逛商场上影院、喝清凉饮料,乘有空调的汽车。可见,避暑、消夏是人们的自然选择。

◆ 防暑

夏日,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