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幡(安头屯中幡、正定高照、建瓯挑幡)

中幡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香河县、正定县和福建省建瓯市。它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由幡杆、伞、旗子、幡面和铃铛等组成,十几个套路,五十多个动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种高难度技巧于一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中幡·安头屯中幡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香河县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初为民间杂耍,后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并出现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名为“中幡会”,主要流传在河北省香河县安头屯镇。

目前,安头屯中幡已积累了中幡技巧动作一百多个。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包括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三十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包括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几十个动作。大挎鼓表演内容包括大鼓三十调,每调均有鼓谱,分连打和摘打两类。花钹既可与铛铛、大鼓齐奏,也可单打,还可与铛铛穿插对打。花钹又有单人打与双人打、四人合打、六人合打、八人合打等表演样式。

安头屯中幡以其功夫过硬、技艺超群、动作惊险、演技精湛、观赏性强在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项目,对于凝聚人心、促进邻里和睦、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中幡·正定高照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正定县

高照又名“中幡”,起源于民国以前,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高照所用道具主要是粗大竹料,长短、粗壮不一,最重的达 72公斤 。表演前用龙凤小旗缠绕竹竿,上竖两把花伞,竿顶插十支雉鸡翎作为装饰。高照主要在传统节日和喜庆农闲之时表演,演出时一般由几个汉子轮流上场,表演者用竹竿在身上做出各种动作,主要套路包括托塔、盘肘、二踢脚、双武花、单武花、旱地拔葱、孙猴背剑、二郎担山、老虎大撅尾、跨篮等。表演时有鼓、乐、锣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其动作灵活多变,扣人心弦。

高照是河北省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代表性节目,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百余年的实践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幡·建瓯挑幡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建瓯市

建瓯挑幡是福建省建瓯市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遗产。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将士带回的军旗捆在长竹竿头挥舞,以表达对壮烈捐躯弟兄的怀念。从此,军中每年均以此礼节告慰英烈,相沿成习,世代传承,逐渐演化成建瓯民间特有的挑幡习俗,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建瓯挑幡不但有它的历史内涵,而且在幡的制作工艺上也有独特的风格。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相关阅读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