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鼓舞(花钹大鼓、隆尧招子鼓、平定武迓鼓、大奏鼓、陈官短穗花鼓、柳林花鼓、花鞭鼓舞、八卦鼓舞、横山老腰鼓、宜川胸鼓、凉州攻鼓子、武山旋鼓舞)

鼓舞.jpg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其中较为典型的形态即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灯)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龙鼓舞、扇鼓舞、黄泥鼓舞、象脚鼓舞、猴儿鼓舞、花鞭鼓舞、竹鼓舞、铃鼓舞、羊皮鼓舞等多种。

鼓舞·花钹大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昌平区

  花钹大鼓又名“雷音圣会子弟花钹”,俗称“花钹大鼓”,流传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为鼓、钹舞高度统一的民间儿童舞蹈品种。在花钹大鼓中,鼓、钹、舞同出一辙,声、情、貌高度统一。鼓既用于指挥,又充当伴奏乐器;钹既参加伴奏,又是舞蹈道具。表演中鼓带钹声,钹追鼓点,音乐节奏以三拍子为主又加以变化,明快活泼、自然灵动。舞蹈以膝颤的律动贯穿始终,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表现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特点。

  花钹大鼓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舞蹈语汇丰富,可以编排出多种表演套路;表演阵容十分灵活,少则两人,多则上千人;表演顺序不拘一格,时间可长可短,场地也不固定,可在平地表演,可在舞台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无论如何变化,各表演套路都可紧密衔接,做到自然流畅、完整统一。

  花钹大鼓是民间鼓舞艺术不可缺失的特色分支,具有民间鼓舞艺术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价值,可以为民族艺术的创新提供依据。花钹大鼓在北京传承已久,清代光绪元年(1875),二次起会后的五代会首分别是郝文亮、高义、郝纯芳、郝春林、高如常和郝维栋。近年来,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因技谱缺乏整理,会首和老艺人年事已高,传承出现危机,亟待抢救。

鼓舞·隆尧招子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隆尧县

  招子鼓是河北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布于隆尧县境内。隆尧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南部,境内有午河、河、滏阳河、澧河、小漳河。古时河水时常泛滥,百姓束手无策,为祈神灵庇佑、精神安宁,村民常常敲起大鼓,后逐步形成招子鼓,原称“鼓会”;又相传李世民兄弟争位,手足相残,为逃避追杀藏于鼓中,故爱鼓,每逢喜庆,必鼓之。“鼓会”大约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

  招子鼓表演时,舞者腰系雅鼓状扁形革鼓,背插高约五尺左右的木棍,木棍顶端扎有俗称“鼓招子”的彩色鸡毛掸子。表演中舞者时而大幅度劲摆,时而小幅度快抖,顶端掸子随之突突颤动。整个舞蹈豪放洒脱、刚劲舒展,生动有趣。

  招子鼓表演舞姿优美,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分为行进表演和定点表演两种方式,人数可多可少。行进表演时,队伍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般由四路纵队组成,中间是两队小鼓,两侧各有一队大铙或大钹,总指挥手持令旗,掌握着队伍前进的速度和节奏,另有两名丑角手持小扇、脚踩鼓点节奏在鼓队中来回穿花、逗乐,别有情趣;第二部分是一部机动车(过去用马车),上架一面直径1.5米至2米的大鼓,由四人轮流或同时击打,两侧有四至六面小马锣,车头上方插一面鼓会的会旗,队伍在阵阵雄壮的鼓声中行进,集表演、音乐于一体。定点表演时,大鼓和马锣停在表演场地一侧,小鼓和大钹大展雄威,队形在有力的鼓声中展示无穷的变化。场图包括二龙出水、五股穿心、插花、跑对角、串八字、大围场、龙盘柱等多种样式,表演以小碎步、蹲步为主,风格飘逸优美,动作变化多端,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源远流长的招子鼓中熔铸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显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时下因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等状况,招子鼓表演技艺日趋荒芜,对这一优秀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鼓舞·平定武迓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定县

  迓鼓又名“衙鼓”、“砑鼓”,是山西省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产生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至清代,形成文、武、丑三种迓鼓。由文献记载看,迓鼓沿革脉络清晰,它在勾栏瓦舍中时以杂剧方式演出,转入市井乡间一变而为“元霄迓鼓”、“村里迓鼓”、“河转迓鼓”。

  平定武迓鼓主要流传于山西省平定县,它以象征手法表现战争生活,代表性作品有《朱仝上梁山》、《赵匡胤下河东》、《李自成进京》等。舞蹈中运用扁鼓、音锣、小镲、铙、云锣等六种共21件打击乐器,21位演员人手一件,边演奏成套的古典锣鼓曲牌边进行舞蹈(耍回)表演,按套路排列出多种阵法并不断加以演变。在此过程中,演员身着古代武社火服饰,背插单靠旗,胸挽八宝绳花,女角正额及两颊各画一朵梅花图案,头饰及脸谱与戏曲人物略同。表演时,“帅”位中央的演员操鼓击节指挥,舞蹈风格英武洒脱、气魄雄浑。

  平定武迓鼓保存了一整套古典锣鼓曲牌、演阵图案和耍回套路,演员各自背插单靠旗,女角画“梅花脸”,表演特征与宋杂剧之“装孤”极为接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军中鼓乐、阵法、宋杂剧表演形式和民间祀神风俗的活标本。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平定武迓鼓渐趋衰落。目前,当地武迓鼓老艺人相继谢世,传承乏人,前景堪忧,亟待保护抢救。

鼓舞·大奏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温岭市

  大奏鼓原名“车鼓亭”,是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一带流行的一种渔村传统舞蹈。据说大奏鼓随福建惠安渔民迁移流传到石塘,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大奏鼓最初由八九人表演,后来发展到数十人,最多时可达60人。石塘当地有老人班、青年班和少年班等多种大奏鼓表演班社,遇到市、镇、村的重大活动,随时可以参加演出。

  大奏鼓有马蹲跃步、摆浪步、颤肩四方步、小踏步等舞步,队形变化十分丰富,常用的队形图案包括“一箭绕八”、“双箭翻浪”、“双箭门”、“元宝阵”、“半月绕八字”、“滚浪翻花”、“十门阵”、“龙门阵”等。大奏鼓有场地表演和行进表演两种形式,演出时,演员手执乐器,且行且奏,动作粗犷,诙谐有趣。除敲鼓者外,其余八九人均可自由发挥。两支唢呐吹奏主旋律,木鱼、大钹、小钹、铜钟鼓、月锣、小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男扮女装是大奏鼓表演最为独特之处。演出过程中,男演员脸部以重彩化妆,头戴羊角状装饰和大耳环,赤脚扮成“渔婆”,边走边扭,这在汉族舞蹈中是不多见的。

  大奏鼓的演出曲目众多,其中根据其原有素材改编的《台州湾渔鼓》、《箬山大奏鼓》、《太阳鼓》等节目曾多次参加浙江省、地、市的演出并获得奖项。

  大奏鼓是节日喜庆队伍中“特地故事”的一种,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特地故事”。大奏鼓粗犷、幽默,男扮女装,动作诙谐,表演上讲究性情所至,熟能生巧,其艺术风格独特,对研究浙江省的民间舞蹈和民间习俗,以及人居迁徙、文化传播存在一定价值。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地方工业的发展,以及新老文化的差异,大奏鼓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传承十分困难,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保护。

鼓舞·陈官短穗花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广饶县

  陈官短穗花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陈官乡一带及商河县等地。它原是流浪艺人借以乞讨谋生的手段,清朝时,广饶县陈官乡陈官村的张洪祥、张洪果跟随父亲张延水逃荒要饭,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打花鼓。另据商河县的张凤云、李喜平等老艺人传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卖唱为生的王立礼、王立义兄弟与广饶艺人流浪到北京时学习并掌握了打花鼓技艺,随后便将这种表演形式传到广饶、商河一带的黄河下游地区。

  陈官短穗花鼓由一人打镲说唱,一人击鼓表演,动作舒展、奔放,讲究“打场脚微颠,八字腿弓箭。击打头略晃,跑鼓轻如仙”。击鼓有三四十种套路,如张飞骗马、苏秦背剑等。现突破为一人唱或两人对唱,多人以锣、镲等伴奏。代表曲目有《串九州》、《枕头记》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陈官短穗花鼓非常重视,加工提炼后将之搬上舞台,使这一民间舞蹈由过去的要饭手段变成了艺术。1956年,广饶张延水的徒弟李宏元和商河县张凤云、李喜平的短穗花鼓舞参加山东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奖。民间艺人张毅特地到陈官乡学习短穗花鼓,她表演的《花鼓舞》在1957年世界第六届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

  陈官短穗花鼓用鼓声歌声来表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独具当地的乡土风情,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陈官短穗花鼓动作难度大,因而流传不多。近年来,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陈官短穗花鼓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人才匮乏,传承不力,急需保护扶持。

鼓舞·柳林花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冠县

  柳林花鼓是“鼓子秧歌”的一种,其最初表演形式为“地秧歌”,后逐渐发展演变成“走街秧歌”。柳林花鼓约起源于清朝初年,所演绎的故事起源于《水浒》,百姓将宋江、吴用等化装成花鼓艺人劫法场救卢俊义的故事与本地流传的鼓子秧歌结合,变成固定表演形式延续下来,最终发展成“柳林花鼓”这种独特的民间舞蹈。目前,它仅存于山东省冠县柳林镇,演出范围及于周边的临清、聊城的数十个乡镇和河北馆陶等地。

  柳林花鼓原来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表现梁山好汉一路载歌载舞、化装进城的情形;第二部分表现他们劫法场营救卢俊义的战斗场面。现在保留下来的仅是第一部分。

  柳林花鼓由舞蹈和武术融合而成,文武兼备、粗犷豪放,泼辣火爆。从艺术角度看,柳林花鼓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在形形色色的“鼓子秧歌”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唱词中充满了当地百姓的俗词俚语,对于研究当地民间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柳林花鼓在冠县当地享有很高声誉,历史上一直是临清庙会的重点节目。新中国成立初期,柳林花鼓曾在华东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赴抗美援朝前线慰问演出。近年来,柳林花鼓的艺人队伍日益老化,传承面临危机,前景堪忧,亟待抢救保护。

鼓舞·花鞭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商河县

  商河县地处山东省鲁北平原,南距黄河35公里,东邻惠民县,北达乐陵市,西与临邑县接壤,花鞭鼓舞即流传于这一地区。清代光绪年间商河的王立礼、王立义兄弟到北京卖艺,拜流落在京的艺人李桂珍、李明雄兄弟为师,学会花鞭鼓舞,回家后勤苦练习,技艺日进。后王立礼兄弟将花鞭鼓舞技艺传授给乡人,一直流传至今。目前花鞭鼓舞在商河县张坊乡一带大为盛行,张坊乡苟家村的张氏家族几代都会跳花鞭鼓舞,逢年过节即进行演出,热闹非常。

  花鞭鼓舞表演使用的是一般的腰鼓,同时以小锣、小镲伴奏。舞者头系白毛巾,身着短衣,左胁下斜挎腰鼓,双手各持一鞭,鞭杆长22厘米,鞭条长50厘米,鞭梢系成疙瘩。表演时两条鞭上下翻飞,甩至背后,在胸前和胯下准确地击打鼓面,鞭飞鼓鸣,独具一格,引人入胜。花鞭鼓舞有前八步、后八步、鹞子翻身、鲤鱼跳龙门、古树盘根、张飞骗马、苏秦背剑、二龙吐须、金丝葫芦、菊花盖顶、黑狗钻裆、就地十八滚等三十余种动作,表演时花鞭翻腾似金蛇狂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鼓音咚咚若战马奔腾,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花鞭鼓舞充满鲁北地方色彩,具有历史文化、民俗学、舞蹈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年来,这一民间舞蹈的传承陷入窘境,发展前景令人忧虑,急需保护。

鼓舞·八卦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栖霞市

  八卦鼓舞是山东省唯一归属于道教文化的广场舞蹈,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栖霞与福山交界的庙后镇一带,现只有庙后镇上林家村有传人。据史料记载,元代以来栖霞的道教活动十分频繁,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有百人之多,声势浩大。传统的道教斋醮仪式需以鼓乐配合,八卦鼓舞由是而产生。栖霞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文化根基造就了与道教文化联系密切的八卦鼓舞,这种民间舞蹈与传统武术相融合,以祭祖、祈福、避邪等为目的,反映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理想和愿望。

  八卦鼓舞以男女对舞形式演出,表演中步法、手势、队形都要求走八字,显示出轻、飘、蹲、转的特点。舞队一般由八男八女组成,男队员腰前挎八卦鼓,左手扶鼓,右手持鼓槌,女队员双手握圆形平顶古铜色伞舞蹈。整个表演以鼓为主,以伞为辅,鼓伞配合,相得益彰。八卦鼓舞队形变化较为简单,常出现“八条街”、“双龙吐须”、“单串花”、“圆”中见“转”等样式。

  八卦鼓舞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也是中国道教艺术的一朵奇葩。近年来,大环境的变迁使它逐渐陷于濒临失传的境地,急需抢救保护。

鼓舞·横山老腰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横山县

  横山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几种类型。流传在陕北地区的横山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其产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布于横山县的芦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头川流域,而以南塔乡张村地村最具代表性。

  陕北横山老腰鼓通常以舞队方式出现,表演形式包括单人打、双人打、四人打、八人对打、群场打等。舞队由伞头、鼓子手、腊花、杂色丑角等组成,其中鼓子手动作矫健有力、威武豪放、自由洒脱,在场面上频繁穿插;腊花含嗔带羞,舞步轻盈,与鼓子手成双配对,眉目传情,增添了表演的艺术感染力。横山老腰鼓以虎撑、伞、腰鼓、鼓槌、铰子、旋子为主要道具,基本动作包括二脚不落地、三脚跳步、二转身、蹬腿打、踹腿打、过堂对打、缠腰对打、过堂连身转打等,主要场子有枣梳子倒开花、黑驴滚昼、黑虎掏心等。

  横山老腰鼓长期保持着原生态的打鼓技法,在服装、道具、扮相、舞蹈动作等方面都极具特点,显示出豪放、粗犷、激越、诙谐的传统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横山老腰鼓在全国性和省级的民间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横山老腰鼓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极大挑战,亟待采取具体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鼓舞·宜川胸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宜川县

  宜川胸鼓是以鼓舞为基础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原名“花鼓”,是著名的“陕北三鼓”之一。宜川胸鼓历史悠久,系由古代战争中擂鼓助战、传递信号、击鼓庆捷的形式演变而成,宋代以后在陕西宜川黄河沿岸地区逐渐盛行开来。

  宜川胸鼓以刚劲矫捷、洒脱奔放、明快有力、清脆爽朗的风格独树一帜,既能登台表演,又适合在街头广场演出,演员男女皆有,人数可多可少。舞者扮相别具一格,男女各穿不同短服,头扎英雄巾,佩戴武士缨,胸打英雄结,身背英雄花,腰系彩色绸,手腕紧袖口,下腿扎裹缠,脚穿登云鞋,英武利落,生气勃勃。

  宜川胸鼓早期表演时由男女两人对舞,一人敲小锣,一人打边鼓。后发展为一至两名男鼓手击鼓,四至八名女鼓手手执金钱棍、彩绸、花扇,围绕着男鼓手边敲边舞。有的鼓手一人身背数鼓,能打出许多花样。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挖掘整理,宜川胸鼓得到很大发展,演出时男女鼓手各半,旁设打击乐队,采用秧歌步、跑跳步等舞步来实现队形变化。

  宜川胸鼓气势磅礴,雅俗共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著名的“陕北三鼓”之一。1993年参加国庆四十五周年献礼演出; 2003年, 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专题片向海外播出;1996年,宜川县被国家命名为“胸鼓艺术之乡”。

  宜川胸鼓经历了由原始形式向鼓舞演变的过程,在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这一阶段内不断加工改进,逐渐走向成熟。“文革”时期宜川胸鼓一度沉寂,后经抢救挖掘得以恢复。目前,宜川胸鼓传承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鼓舞·凉州攻鼓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武威市

  凉州攻鼓子是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的杨家寨。历史上,四坝镇自汉初至唐、五代时期都是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明朝以后又有山西、江浙等地汉人迁入,所以,此地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可以说,攻鼓子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并蓄而生的独特西部鼓舞艺术。

  凉州攻鼓子是古代出征乐舞的遗存,所有动作皆体现出“攻”的特征。表演者均为男性,几十至数百人不等,两人为一对,八人为一组,头戴黑幞帽,上插两支野鸡翎,帽边插扇形白纸花,身穿黑色“十三太保衣”(夸衣),足蹬快靴,腰挎红色鼓子,双手握鼓槌。攻鼓子的基本打法可用“双手胸前画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四句口诀加以概括,表演中显现“两足对垒”、“展示三军”、“四门斗敌”、“登高望远”、“套莲花”、“挂阵”等阵形,充分体现出古代武士英勇剽悍、勇往直前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威武雄壮而又神秘莫测的美感,在当地有沙漠“黑旋风”之誉。

  凉州攻鼓子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自发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认同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凉州区文化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攻鼓子得到了很好的挖掘整理。1996年9月,凉州攻鼓子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群星艺术节民间鼓舞大赛,获得银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凉州攻鼓子已很少能引起当地年轻人的兴趣,部分青壮年攻鼓子表演骨干外出经商、打工,分散各地,老艺人年事日高,无法演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攻鼓子的传承与发展。有关部门应迅速制定计划,抢救保护这一宝贵的民间舞蹈艺术。

鼓舞·武山旋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武山县

  武山旋鼓舞又称“扇鼓舞”或“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在长期农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的滩歌镇、洛门镇百泉村、龙台乡、山丹乡等乡镇村庄。它以舞乐为载体,在祭祀中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武山旋鼓舞年代久远,其起源在历史上有牧羊人震狼说、祭祀说、军事说等多种说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山旋鼓舞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祭祀赛社娱乐活动,并分出北部山区旋鼓舞和南部山区旋鼓舞两大类型。

  武山旋鼓舞表演活动于春末夏初举行,届时先由幼童在各村寨敲鼓,引发群众兴致,至端午节形成旋鼓舞高潮。旋鼓舞队组成人员几十至几百人不等,其中旋鼓手动作技巧性强,步履腾挪要求高,一般由青壮年男子充任。旋鼓舞表演有“喊山岳”、“千斤压顶”、“旋风骤起”等典型动作和“二龙戏珠”、“白马分鬃”、“太子游四门”、“丹凤朝阳”等传统套路,表演者在舞动中旋转是其主要特征。整个舞蹈动作刚健、节奏铿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武山旋鼓舞表演主要使用羊皮鼓,它属于单面打击乐器,其形似扇非扇,近于芭蕉叶面。演出中还用到其他物品,包括鼓槌、钹、锣、响铃、幡、彩旗和一些独特的服饰。

  武山旋鼓舞具有独特的陇原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最大特色在“旋”、“鼓”,是武山县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后经文艺工作者不断创编、改良,逐步有剧目适合舞台演出,并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其场面宏大,鼓舞人心,表现了武山的浪漫风情和文化精神,更深层次体现了武山旋鼓的艺术意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山旋鼓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走向衰落。目前,旋鼓舞表演人员日益递减,鼓具制作匠人也越来越少,制鼓手艺有失传之虞,旋鼓舞表演技艺也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保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相关阅读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