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施公案> 施贤臣说词激猛将黄总镇负气访强人

《施公案》·施贤臣说词激猛将黄总镇负气访强人

施公案 佚名 著

话说施公忽然奉到一道圣旨,当即开读已毕,施公大惊失色。原来当今皇上,有一匹日月驌骦千里龙驹马,真是价值连城,世所罕有,忽然不知去向。当由在京各大臣踏勘明白,实系为巨寇所盗。京内各官自九门提督,以至五城兵马司、捕盗局等,无日不明查暗访,缉获御马,追拿大盗。怎奈缉获虽严,却是毫无影响。这日,便有值殿大臣奏明圣上,请饬令外省各督抚州县,一体查获,务要追寻御马,捕获贼盗。因此当今想起施公面前,有个黄天霸,现为漕标中军副将(遇缺即补总兵官)——此人猛勇过人,屡获巨寇,迭破大案。因此饬令施公,指明勒令黄天霸将盗取御马之贼寇,并日月驌巉马,限半年内一并缉获交出。将宝马驰送京师验明无误,再行升赏。

施公奉了这道旨意,当将黄天霸、关小西、计全、何路通、李昆、李七侯、褚标、朱光祖、贺人杰、张桂兰、郝素玉、金大力、王殿臣、郭起凤等人,传入署内,告明一切。大家听说,俱各大惊失色。暗道:“这件无头公案,从那里办起?可不是件能事!”施公见众人不回答,因说:“本部堂想来,这件事甚不易办,虽然黄贤弟武艺出众,功绩昭然,久为圣上器重,但是这御马,既为盗贼窃去,这盗马的贼寇,自必隐姓埋名,伏在偏僻处所,或深山野洼,或高岭深渊,从那里知得消息?且又不知姓名,毫无影响。纵然黄贤弟虽有通天本领,亦未必得知。而限期又促,只有半年,这事从何处着手?若是据情复奏,又怕违旨。不若乘此将为难之处,婉转复奏上去,请旨另派精明强干之人,悉心缉访,黄贤弟帮同缉获。即使不能访出,黄贤弟亦不致因此获谴。不过此等奏章一发。虽与黄贤弟没有什么大责任,究不免减却黄贤弟半世英名,然亦无法。不知黄贤弟及诸位贤弟意下如何。”施公这一番话,说得虽然婉转,外面看似代黄天霸分身,其实用的是激将法。只因黄天霸生性如此,若但令他遵旨缉获,他虽不敢违背,究竟怕他不肯为力。因此不说他能缉获,只得请旨另派精明强干,武艺过人,胆识兼优之辈,悉心缉访,不过于英名上有些减色。黄天霸向来好名心重,别人办不来,做不到的事,他偏要去办去做,等到成功之后,却争了这个名字,那怕龙潭虎穴,为这名字上,也要拼死去的。所以施公知道他有此性情,惯用这个激将法激他。那知黄天霸在先,本有个为难的意思,也知道此事实在不容易办。及至听了施公这一番话,不觉气往上冲。黄天霸道:“大人言之差矣!某自从江都承恩提拔,以至今日执鞭随镫,历有十数年之久。是凡大人差遣之事,某无不赴汤蹈火,力效微劳;虽无大功,总未累及大人有获谴之事。今御马为强人盗去,此乃国家无价之宝,即非明降谕旨,也当一体缉获,方是为臣的道理。况某上受国恩,理应协力拿获,无论获谴与否,稍尽其力,藉可上报朝廷。况今日即明降谕旨,饬令某悉心查缉,则是朝廷高厚之处,某焉敢辞?若以难为推诿,畏缩不前,不但有负国恩,有辜大人提拔之德,便是某自己也觉惭愧!某这贱名原不敢说四海皆知,晓得的却也不少。难道即因此一事,将从前的英勇微名,因而埋没?某也不肯甘心受人耻笑。况某有此六尺身躯,既为国家之臣,即为国家所有,即使捐躯报国,亦分所当然,何能因畏难而自惜残质?若谓毫无影响,无从着手,则盗御马的,必有一个人在那里。只要费些工夫,暗暗访查,自然有个水落石出。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