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六节

《孟子》·第六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使

注释

(1)卿:《国语·晋语》:“有卿之名。”《礼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管子·揆度》:“卿大夫豹饰。”《史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说文》:“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是周代以后对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

(2)滕:指春秋战国时代的滕国。

(3)盖:齐国邑名。故地在今山东沂水西北。

(4)王驩(huān欢):齐王的宠臣。管理盖地的行政长官。

(5)辅行:随行出吊的副职。指协助孟子到滕国的副手。

(6)反:通“返”,往返。

(7)行事:出使的公务之事。

(8)治之:治理好了。

译文

孟子在齐国担任国卿,受命到滕国吊丧,齐王派盖地的长官王驩为孟子的副使。王驩早晚同孟子相见,一起往返于齐国至滕国的路上,孟子却从来没有与他商量过怎样办理公事。  公孙丑说:“王驩作为齐国国卿的职位不算小了,从齐国到滕国的路程也不算近了,但往返途中未曾与他谈过公事,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他既然已经独断专行,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评析

此段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叙述了孟子在齐国担任卿士时,前往滕国慰问的一段经历。文字中体现了孟子的高贵品质和独特的教育方式,以及对于人际交往中言行举止的深刻理解。

首先,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在齐国担任卿士,地位崇高,责任重大。然而,在前往滕国吊唁的过程中,与其同行的王驩虽然时刻在身边,但孟子并没有主动与其讨论国家大事或私人琐事。公孙丑对此感到困惑,认为孟子作为卿士,地位已经相当显赫,而且在往返齐滕的路途中,有足够的时间与王驩交流。但孟子却选择了保持沉默。

孟子对此的解释是:“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教育方法和人际交往观念。孟子认为,如果王驩是一个有才能的人,那么他自然能够治理好国家,不需要孟子多言。而如果王驩能力不足,那么即使孟子说再多,也难以改变现状。因此,孟子选择了通过观察王驩的言行来评估其能力,而不是通过言语交流。

这种沉默的观察方式,既体现了孟子的谦逊和谨慎,也显示了他对于人际交往中言行举止的深刻理解。在孟子看来,言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了解其内心世界和真实才能,这比单纯的言语交流更为深刻和准确。

此外,这段文字还体现了孟子的教育智慧。孟子并没有直接告诉王驩应该如何治理国家,而是通过沉默的方式让其自我反思和学习。这种启发式教育方式比直接的教导更能激发人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成长动力。

总之,《孟子·滕文公下》中的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孟子的高贵品质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还体现了其对于人际交往中言行举止的深刻理解。这种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