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唐文拾遗> 卷五十四

《唐文拾遗》·卷五十四

唐文拾遗 陆心源 著

◎ 阙名(二)    ◇ 致仕官身故非三品以上不辍朝奏(元和元年九月,中书门下)  近奏定合辍朝官品,敕己寻行,其致仕官多是优礼,合同贞观敕例,未该须有处分。自今以後,其致仕官如非曾任三品以上正官,及历四品清望,并不在此例。(《唐会要》二十五)

    ◇ 请置具员簿奏(元和二年正月,中书门下)

  正月赦文,令於中书置具员簿,以序内外庶官。爰自近年,因循遂废,清源正本,莫急於斯。令京常参官及外官五品己上前资见任,起元和二年,量定考数,置具员簿。应诸州剌史、次赤府少尹、次赤令、诸陵令、五府司马及上州己上上佐、东宫官、除左右庶子、王府官,四考己上,并请五考。其台官先定月数。今请侍御史满十三月,殿中侍御史满十八月,监察御史依前二十五月与转;三省官并三者,馀官并四考外,其文武官四品己上,并五考商量与改。尚书省四品己上,文武官三品己上,缘品秩己崇,不可限以此例,须有追改,并临时奏听进止。其权知官後至雨考,然与正授,不得用权知官资改转。其内外诸色官中,缘官阙要人及缘事须有改移者,即不在常格叙迁之限。诸道及诸使、副使、行军司马、判官、参议、掌书记、支使、推官、巡官等,有敕充职掌举检校五品己上官及台省官,三考与改转官,四考与改。如未经考者,并诸授同类官,经两考者依资与转。如前御史是使下官未经考者,请以本官改转,经三考依资转与,仍许通前任计为考数。其军州戎镇别立功效,事迹彰著,为众所知者,须别甄录,即具上事迹,奏听进止。其罢使郎官、御史,任依旧冬荐。其诸道应须荐送人等,自今已後,诸郎官、御史者,便及时限同为冬荐,所同准例检勘,申送中书门下。六品己上非郎官、御史者,状到後望付吏部,准同元元年二月七日敕处分。(《册府》六百三十一)    ◇ 请停诸陵道使奏(元和二年九月,中书门下)

  先王制礼,皆有著定之文;後圣沿情,或徇一时之敬。过犹不及,遂至于烦。询于有司,参酌礼意,若无厘革,稍黩旧章。其太庙诸陵荐新,诸陵节日遣使,臣等商量,请每除太庙时飨,及朔望上食,诸陵朔望奠亲陵朝晡奠外,馀享祀及忌日告陵等并停。其果实、甘橘、蒲桃、菱梨,远方所进,并请遣使於诸陵荐献。果实之中甘瓜时异,亦请至时上荐。其馀瓜果,四时新物,并委陵令与县司计会,及时荐献。其专使亦停。(《唐会要》十八)    ◇ 依旧置校理官奏(元和二年七月,集贤院)

  伏准《六典》,集贤院置学士及校理、修撰官,累圣崇儒,不失此制。至贞元八年,判院事官陈京始奏停校理,分校书郎四员、正字两员,为集贤院校理正字。今诸校书郎、正字并却归秘书省,当司请依旧置校理官,庶循名实,且复开元故事。又直官请减五人,写御书请减十人。(《唐会要》六十四)

    ◇ 中瑞下瑞申报有司奏(元和二年八月,中书门下)

  诸道草木祥瑞及珍禽异兽等,准永贞元年八月敕,自今以後,宜并停进者。伏以贡献祥瑞,皆缘腊飨告庙,及元会奏闻,若例停奏进,即恐阏于盛礼。准《仪制令》,其大瑞即随表奏闻,中瑞、下瑞申报有司,元日闻奏。自今以後,望准令式。(《唐会要》二十九)

    ◇ 两京监生每馆定额奏(元和二年十二月,国子监)

  两京诸馆学生,总六百五十员。请每馆定额如後:两监学生总五百五十员,国子馆八十员,太学馆七十员,四门馆三百员,广文馆六十员,律馆二十员,书馆十员,算馆十员。伏见天宝以前,各馆学生其数至多,并有员额。至永泰後,西监置五百五十员,东监近置一百员,未定每馆员额。今谨具定额如後,伏诸下礼部,准额补置。(《唐会要》六十六)    ◇ 非时选集注拟奏(元和三年正月,吏部)

  准去年六月敕,元和元年下文状人,但有续阙,即便注拟。元和二年下文状人,均待有两季下续阙,至冬未合收用者注拟。伏以非时选集,见在无多,待阙多年,艰辛转甚。其元年二月十三日己前下文状,应未得官人,并请依当年平选留人例,一时注拟。其十月以後及今年下文状人,如元敕即与处分,亦请准前注拟。其馀并请待注平选人毕,有阙相当,便与注拟。如无阙相当,即请许待续阙。(《唐会要》七十五)

    ◇ 三千里外县限十二月赴上奏(元和三年三月,吏部)

  应授三千里外县,替年终缺人等。准元和二年五月十九日敕,量抽三行里外县令,至元和三年终计日成四考阙。其新授三千里外县令等,合用待旧人成四考後,至十二月二十五日赴。请准元和三年三月二十四日敕,其新授三千里外官人,请从甲下後,不计程限,但至十二月内赴上。如出十二月内,即违程例处分。如投替人续有故事,便请放授官人上,上不必待至十二月。仍请自今己後,每年若有替年终缺人,亦请准此。(《唐会要》六十九)

    ◇ 举行乡贡举人奏(元和三年五月,兵部)

  伏准贞元十四年九月敕,乡贡举人权停者。伏以取士之方,文武并用,举选之制,国朝旧章,参调者既积资劳,入仕者必先贡举。自经停废,今己十年,别趋幸门,渐绝根本,典彝具在,可举而行。其乡贡举,恐须准式却置。(《唐会要》五十九)

    ◇ 荐举县令分入三铨注拟奏(元和四年正月,中书门下)

  伏准元和二年制书,举荐县令等,前後敕文非一,有司难於遵守。今请中外所举县令,并随表状,十月三十日到省,省司精加磨勘,依平选人例,分入三铨注拟。平选人中,有资序、事迹、人才,与前举县令相类,即先注拟,时集望停。(《唐会要》六十九)

    ◇ 知邮驿官书考奏(元和五年正月,考功)  诸道节度使、观察等使,各选清强判官一人,专知邮驿。如一周年无违犯,与上考。如有违越,书下考者。伏以遵守条章,才为奉职,便与殊考,恐涉太优。今请不违敕文者,书中上考,其违越者,依前书下考。仍请永为常式。(《唐会要》六十一)

    ◇ 请谥行状须佐史撰录奏(元和五年二月,考功)

  当司三品以上,准格合请谥官。准贞元七年格文,奉宝应二年正月十八日敕节文,佐史录行状,陈请考功详覆讫,下太常定谥者。近日以来,撰录行状,多非佐史,既乖事实,又违格文。伏请从今後请谥行状,准敕文须是佐史。(《唐会要》八十)    ◇ 减省官员请存旧例奏(元和六年八月,中书门下)  得兵部侍郎许孟容等状,当司准六月二日,减省官员及厘革三卫等应管京官及外官,共三千三百二十九员,京官七百六员,武官员数不多,俸钱比文官较少。又在中书门下两省、御史台、左右神策及诸军诸使,挟敕驱使,员阙至少,难议停省,并请仍旧。外官二十六万二十三员,所管诸府,自折冲以下,总无料钱,例多阙乏,空有府额。其镇戍官等,或有任者,不过数员,纵使停减,并无损益。伏请存旧例,六番三卫,都四千九百六十三人,纵使分番当上,配役处多,移牒勘会,须得详请,续商量闻奏。(《唐会要》五十九)

    ◇ 县令犯赃殿罚举荐官奏(元和六年十月,中书门下)

  准建中元年敕,每年授官人,令举自代状者。又臣闻周之群寮,委於冢宰,汉之多士,辟於有司。故凡称大僚,皆得尽善。陛下念黎元之困,设令长之科,群僚举知,天下蒙福,荐贤相继,敦劝大行,苟或容私,则利害攸伏。伏请所举县令到任,刑罚冤滥,及有赃犯者,其举荐官削阶,及停见任,书上考。并准元和三年敕处分。委御史台、诸道观察使严加察访,不得容贷。其诸道所举官属,及有状论荐人,如有赃犯过恶,亦请具名闻奏,量加殿罚。所冀人知戒惧,不敢妄行,为官择人,得贤报国。(《唐会要》六十九)

    ◇ 孙用祖荫准例收补奏(元和六年十一月,礼部)

  准今年九月吏部所奏,敕应补太庙斋郎,用荫官并五品已上子,六品常参官子补者。今详节文,所用五品、六品荫者,唯许子,并不该孙。又节文其应补太庙斋郎、郊社斋郎,孙用祖荫,子用父荫,即孙之与子,并许收补,恐前後文字有所差错。今格限已及,须守敕文,其孙用祖五品已上荫者,恐须准旧例收补。(《唐会要》五十九)

    ◇ 颜[QDDU]奔丧奏(元和六年闰十二月,庐州)

  量移官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颜[QDDU],母在扬州十二月二十七日身亡,今请奔丧者。准贞元十八年五月十九日敕,自今已後,流人左降官称遭忧奔丧者,宜令所司先奏听进止。(《唐会要》四十一)

    ◇ 请定官俸规制奏(元和七年,中书门下)  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三十千,其馀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自一品以下,多少可知。艰难以来,网禁渐弛,於是增置使额,厚请俸钱。故大历中,权臣月俸有至九千贯者,列郡剌史无大小,给皆千贯。常衮为相,始立限约,至李泌又量其闲剧,随事增加,时谓通济,理难减削。然有名存职废,额去俸存,闲剧之间,厚薄顿异,将为定式,须立常规。(《唐会要》九十一)

    ◇ 登科人据等第高下注官奏(地和八年四月,吏部)

  应《开元礼》及学究一经登科人等,旧例据等第高下,量人才授官。近日缘校书、正辽等名望稍优,但沾科第,皆求注拟,坚待员阙,或至逾年,若无科条,恐长侥幸。起今已後,等第稍高文学兼优者,伏请量注校正。其馀署《开元礼》人,太常寺官有阙,相当注。通经人,国子监官阙,相当者,并请先授,以备讲讨。如不情愿,即通注他官。庶名实有恪,纪律可守。其今年以前待阙人,亦请依此条限,使为常制。(《唐会要》七十六)

    ◇ 勘会诸司食利钱奏(元和九年十一月,户部)

  准八月十五日敕,诸司食利本钱出放已久,散失颇多,各委本司勘会。其合徵钱数,便充食钱,若数少不充,以除陌五文钱,量其所欠,添本出放者,令准敕各牒诸司勘会。得报,据秘书省等三十二司牒,应管食利本钱物五万三千九百五十二贯九百五十五文(各随司被逃亡散失,见在徵数额,与元置不同。今但据元置数额而已),秘书省(三千三百八十四贯五百文)、太常寺(六千七百二十二贯六百六文)、光禄寺(一千二百九十九贯六十四文)、宗正寺(一百十七贯九十五文)、卫尉寺(一千二百五十贯九百文)、太仆寺(一千九贯五百文)、大理寺(五千九百二十四贯七百四十文)、鸿胪寺(二千六百六十贯文)、司农寺(二千七百三十五贯七百七十文)、太府寺(一千五百八贯九百文)、殿中省(九百九十贯五百五十文)、詹事府(一千一百九十一贯三百七十七文)、国子监(二千一百四十四贯二百五十文)、少府监(一千三百三十四七百三十一文)、将作监(一千六百十七贯文)、左春坊(一千三百八贯七百七文)、右春坊(一千贯文)、司天台(三百八十贯文)、家令司(一千八百一十贯七百文)、太仆寺(四百三十六贯六百五十文)、总监(二千六百七十二贯文)、左藏库(六百二十贯文)、尚食局(三百三十八贯文)、尚舍局(三百七十四贯三百文)、尚辇局(一百贯文)、太仓(二千四百十五贯六百八十一文)、内中局(六百三十六贯二百文)、万年县(三千四百贯六百文)、长安县(二千七百四十五贯四百三十三文)、左卫(五百四十贯文)、左司御帅府(二百一十贯文)、右司御帅府(一百贯文)。(《唐会要》九十三)

  谒先师常参官观礼奏(元和九年十一月,礼部贡院,)

  贡举人见讫,谒先师,准格,学官为开讲,质定疑义,常参及致仕官观礼。旧例,至时举奏。(《唐会要》三十五)

    ◇ 左降官考满量移奏(元和十二年九月,刑部)  准今年七月二十一日敕,诸道左降官等,经五考满日许量移者,其贬降日授正员官,或无责辞,亦是责授,并请至五考满,然後本任处申阙。并馀左降官,缘任处州府多是遐远,至考满日,其有申牒稽迟致留滞者,其剌史、本判官、录事参军等,请与下考。如考满後,虽己申牒,未经量移间,其禄料并准天宝、贞元两度敕文,依旧支给。其本犯十恶等罪已有正名,仍请依旧。(《唐会要》四十一)

    ◇ 御史职事行立以敕文为先後奏(元和十三年,御史台)

  请应除御史职事,但据上日为先後,未上日不得计月数者。准其年九月七日敕,不逾一个月,不在此限。行立班次,即宜以敕内先後为定,臣伏以御史除官之时,据来处各有远近,若据一月,便为惩创,恐乖旧制,殊未合宜。伏缘台司职事,各有定分,先後次第,不可逾越。若行立班次,既依敕令,公事先后,须系到日,则院长本不职,翻然在下,制置错乱,无所遵承,行之累年,转见其弊。伏请自今以後,三院御史职事行立,一切依敕文先後为定。除拜上日,便为月数,须观积效,岂系旬时。如有除官以後,赴职稽慢,量道路远近,则台司别具名闻奏。须议惩责,岂止颠倒职事而已。(《唐会要》六十)

    ◇ 叙录将士准敕处分奏(元和十三年六月,中书省)

  应叙录将士兼试官加泛阶入三品、五品,伏准贞元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吏部所奏,具有科条。近日因循,多不遵守,遂名器具滥,升进无章,须重申明,冀绝侥幸。自今已後,应叙录入五品、三品阶者,并请准前敕处分。其正三品以上阶,准格式须有特恩,不在用考累叙之限。(《唐会要》八十一)    ◇ 大傩仪服奏(元和十三年十二月,左右金吾引驾仗)

  以旧例驱傩亻辰子等,金吾将军以下,并具衤阑笏,引入ト门。谨案大傩者,所以驱除群厉,合资威武,其光仪衤阑笏之制,常参朝服,旧制未称。今後请各衣锦绣,具巾袜,带仪刀,部引出入,则与事合宜。(《唐会要》七十一)

  请谥立限奏(元和十四年,都省)

  请谥家子弟及门生故吏,请立限,未葬以前陈状。其家在遐远,及别有事故者,任至一年内陈状。到考功月内检勘,下太常礼院,受牒後,一月内定牒报考功。毓德邱园,节行特异,无官及位卑者,任所在长吏奏请,仍许不拘年限。未立节限以前,合请谥未请者,家在城者,任六个月内於所司申请,家在外者,亦许至一年内申请。立节限後,如过限久,全不请谥。其中有善恶尤著,可存劝诫,请委考功访察行实,便请牒下太常礼院定谥。庶使善必见称,恶无幸免。

  伏准太常博士李虞仲奏,凡官秩合得请谥者,必先葬期,请於考功,牒送太常寺礼院,然後一月内定谥者。伏奉三月二十五日敕,宜令尚书都省与考功及太常礼院更审条流,明立节限闻奏者。今与考功郎中萧?、太常博士李虞仲等商议,具条流节限如前。(《唐会要》八十)    ◇ 责授官任自参选奏(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吏部)

  今请应责授官,前制已改转者,各勒依今任考数,停替日便放东西。合选时任自参选,不要反更有检辖,庶使人无凝滞,事有指归。(《唐会要》四十一)    ◇ 考状不得有虚美闲言奏(元和十四年十二月,考功)

  自今以後,应注考状,但直言某色行能,某色异政,某色树置,某色劳效,推断某色狱,纠举某色事,便书善恶,不得更有虚美闲言。其中与下考,亦各言事状,然与注考,并不得失於褒贬。如违,据所失轻重,准令降书考官考。(《唐会要》八十一)

    ◇ 奏报官吏善恶奏(同上)

  据宝应二年敕,御史台分察使及诸道观察使,访察官吏善恶,功过稍大事当闻者,每年九月三十日具状报考功,至校日参验事迹,以为殿最。伏以近日功过,都不见牒报。今後诸司不申报者,州府本判官便与下考,在京诸司追节级纠处,本判官敕课日量事大小黜陟。(《唐会要》八十一)    ◇ 诸道正员官依资改转奏(元和十五年二月,中书门下)

  见任正员官充职掌等,比限两考,及授官经二周年以上,方许奏请,然与依资改转,有才在下位者,不免留滞。请自今己後,诸道使应奏请正员官充职掌经一年者,即依资与改转,如未周者,即量与同类试官。如此处分,庶将得中。(《册府》六百三十一)

    ◇ 丰陵合停日祭奏(元和十五年四月,礼仪使)  按礼文令式,皇祖以上至太祖陵寝,朔、望上食,其元日、寒食、冬至、腊、社日,各设一祭。皇考陵朔、望及节祭外,每日进食。今丰陵合停日祭,景陵日祭如式。(《唐会要》二十)

  飨景陵以香药代鱼肉奏(元和十五年五月,殿中省)

  尚食局供景陵千味食,数内鱼肉委食,味皆肥鲜,掩埋之後,薰蒸颇极。今请移鱼催食於下宫,以时进飨,仍令尚药局据数以香药代之。(《唐会要》二十一)

    ◇ 宪宗配享昊天奏(元和十五年五月,太常礼院)

  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谨按礼文,皇考配神作主。今年季秋,准礼合奉宪宗圣文章武皇帝配神作主。(《唐会要》十二)    ◇ 州郡收铜铸钱奏(元帅和十五年八月,中书门下)  伏准群官所议铸钱,或请收市民间铜物,令州郡铸钱。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