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富强富国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前位置: 汉程网> 国学> 千金翼方> 卷第十九

《千金翼方》·卷第十九

唐朝 千金翼方 孙思邈 著

杂病中

消渴第一

方二十二首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葵根汤

主一年渴饮一石以上,小便利,若饮酒渴、伤寒渴,皆悉主之方。

霜下葵根皮(一握,长四寸)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瘥止。

又方栝蒌根甘草(炙,各二两)黄连(一升)

上三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茯苓汤

主胃反吐而渴方。

茯苓(八两)泽泻(四两)生姜(切)桂心白术(各三两)甘草(一两,炙)

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小麦三升,减三升,去麦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每服八合,日再。

消渴,师所不能治之方。

生栝蒌(九斤,去皮,细切,捣绞汁令尽)上好黄连(九两,捣,绢罗为末)

上二味,以上件汁溲黄连如硬面细擘,日曝令干,捣之绢筛,更溲如前,日曝捣,一依前法,往反汁尽,曝干捣筛,炼蜜和饮服如梧子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病愈止,百日慎生冷、醋滑、酒、五辛、肉、面、油腻,永瘥。无生者,干者九斤,切,以水二斗煎取一斗和之,如生者法。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桑根汤

主日饮一石水方。

桑根白皮(切,五升,入地三尺者良,炙令黄黑)

上一味,以水与根亦不限多少,煮以味浓为度,适寒温饮之,任性多少,切,慎盐。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猪肚丸

治消渴方。

猪肚(一枚,治如食法)黄连(五两)栝蒌(四两)麦门冬(四两,去心)知母(四两,无,以茯神代)

上五味为散,纳猪肚中线缝,安置甑中蒸之极烂熟,接热木臼中捣可丸。若硬,加少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再,渐加至四十、五十丸,渴即服之。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葛根丸

主消渴方。

葛根栝蒌(各三两)铅丹(二两)附子(一两,炮去皮)

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服,治日饮一石水者。春夏,减附子。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大黄丸

主消渴,小便多,大便秘方。

大黄(一斤)栝蒌土瓜根(各八两)杏仁(五合,去皮尖、双仁,熬)

上四味,破大黄如棋子,冷水渍一宿,蒸曝干,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五丸,日三,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酥蜜煎

主消渴方。

酥(一升)白蜜(三升)芒硝(二两)

上三味合煎,欲渴即啜之,日六七,益气力,神效。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羊髓煎

主消渴,口干濡咽方。

羊髓(二合无,即以酥代之)白蜜(二合)甘草(一两,炙,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一升,去滓纳蜜、髓,煎令如饴,含之尽,复含。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酥蜜煎

主诸渴方。

酥(一升)蜜(一升)

上二味合煎,令调和,一服二升,当令下利药出,明日更服一升,后日更服一升,即瘥。慎酒及诸咸等。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茯苓煎

主诸消渴方。

茯苓(二斤)白蜜(四升)

上二味,于铜器中,重釜煎以两茎薤白为候,黄即煎熟。先食服如鸡子大,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防己散

主消渴,肌肤羸瘦,或乃转筋不能自止,小便不禁,悉主之方。

木防己(一两)栝蒌铅丹黄连(各二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先食,以苦酒一升、以水二升合为浆,服方寸匕,日三服讫,当强饮,极令盈溢,一日再服则憎水,当不欲饮也。

大渴,百方疗之不瘥方。

铅丹胡粉(各半两)栝蒌甘草(炙,各二两半)泽泻石膏赤石脂白石脂(各五分)

上八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壮人一匕半,一年病一日愈,二年病二日愈。

渴甚者,夜两服;腹痛者减之。丸服亦佳,一服十丸,伤多则腹痛也。

治口干燥方酸枣(一升半,去核)酸石榴子(五合,末)乌梅(五十枚,去核)麦门冬(四两,去心)茯苓(三两半)覆盆子葛根(各三两)石蜜(四两)桂心(一两六铢)栝蒌(三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酸枣大。含之不限时节,以口有津液为度。忌如药治。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三黄丸

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方(巴郡太守奏)。

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一两)黄连(七两)

秋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二两)黄连(三两)

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

上三味,随时合捣为末,炼蜜和如大豆。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至七丸,服一月病愈。久服,行及奔马,尝试有验。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铅丹散

主消渴方。

铅丹(二两)栝蒌(八两)茯苓甘草(炙,各一两半)麦门冬(八两,去心)

上五味,捣筛为散。旦以浆服方寸匕,日二。

膀胱冷,小便数多,每至夜偏甚方。

鸡肠(五具,治如食法)羊肾(一具,去脂,并干为末)赤石脂(六两)龙骨(三两)

苁蓉(四两)黄连(五两)桂心(二两)

上七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半日再服,五日中可作羊汤炙一剂,十日外可作羊肉,香味如常,食饱与之。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尿煮牡蛎

主内消,小便数方。

牡蛎(五两,熬)

上一味,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渴利方豆(一升醋拌蒸,曝干,三拌、三曝、三蒸,熬)黄连(一斤,如金色者)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十丸,日二,稍加至四十丸,神验。

大病后虚羸不足成渴方取七岁以上、五岁以下黄牛新生犊者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适寒温,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十日服之不住,佳。一云渴即饮,不限多少。

又方取自死鸡大者一枚,以三升半白汤捉脚倒,细细淋之三七遍,拔毛置于汤中,毛尽,去毛,取汁澄清汤,即任性饮之,饮尽即愈。其鸡故杀作药,不过七日其病倍发,以后百药不可瘥。慎之慎之!

卷第十九·杂病中消渴第一

栝蒌散

主消渴,延年益寿方。

栝蒌枸杞根赤石脂茯苓(各一两半)天门冬(二两半,去心)牛膝干地黄(各三两)桂心菊花麦门冬(去心)菖蒲云母粉泽泻卷柏山茱萸远志(去心)

五加皮杜仲(炙)瞿麦续断石斛黄连柏仁石苇(去毛)忍冬(各一两)菟丝车前子蛇床子巴戟天钟乳(研)薯蓣甘草(炙,各五分)

上三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丸,服十丸,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

淋病第二

方二十首

治血淋、热淋方以韭七茎烧令热,以手熟热掩尿处,冷即易之,可六七度,瘥。

治热淋方白茅根(四斤)

上一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二。

治石淋方车前子二升,绢袋贮,以水八升煮取三升,空腹顿服之,须臾当下石子,宿勿食,服之良又方常煮冬葵根作饮服之,石出。

关格不通方芒硝(五两)芍药(四两)杏仁(四两,去皮尖、双仁)麻子仁(三两)枳实(一两,炙)大黄(半斤)干地黄(二两)

上七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用乌梅、榆白皮各五两,无枳实、地黄)

治淋方车前子(一把)榆白皮(一握)乱发(如鸡子大,烧之取灰)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再服。

又方黄芩(四两)

上一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主下血)。

治淋方榆白皮(切,一升)车前子(切,五升)葵子(一升)滑石(八两)通草(八两)赤蜜(一升)

上六味,咀。以水三斗,煮取七升,去滓下蜜,更煎取三升,分三服。

治尿白稠方露蜂房烧灰。服方寸匕,煮汁服,亦佳。

治小便不通方滑石(二两)葵子(一两)榆白皮(一两)

上三味,为散。浓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一升,以散二方寸匕和服两服,即通。

治小便不通方纳姜黄末如豆许大,小便孔中即通。

又方通草猪苓(去皮)桑白皮(各二两)

上三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治丈夫、女人胞转,不得小便八九日方。

滑石(一斤)寒水石(一两,碎)葵子(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尽服即利。

卷第十九·杂病中淋病第二

久房散

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丝子(二两)蒲黄(三两)黄连(三两)硝石(一两)肉苁蓉二两上五味,并鸡中黄皮三两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行三、四里又服。(一方用五味子三两)

治小便不利,膀胱胀,水气流肿方。

水上浮萍曝干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禁、多,日便一二斗,或如血方。

麦门冬(八两,去心)蒺藜子(二两)甘草(一两,炙)干姜(四两)桂心(二两)干地黄(八两)续断(二两)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又方鹿茸(长三寸,炙)踯躅(一升)桂心(一尺)韭子(一升)附子(三枚,炮去皮)

泽泻(三两)

上六味为散。服五分匕,日三,稍加至一寸匕,浆水服之,瘥。

治大小便不通方:当归(三斤)大戟(一斤)牛膝(三斤)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以大豆五升煎令汁尽,豆干,初服三枚,以通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淋病第二

濡脏汤

主大小便不通六七日,腹中有燥屎,寒热烦迫短气,汗出腹满方。

生葛根(二斤)猪膏(二升)大黄(一两)

上三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五升,去滓纳膏,煎取三升,澄,强人顿服,羸人再服霹雳煎方好浓酒(一盏)盐(一大钱)

上二味,和于铛内,文火煎,搅勿住手,可丸,得就铛丸如小茧大。纳肛肠中,不过三,必通。如不通者,数尽也,神效。(酒当作蜜)

卷第十九·杂病中

水肿第三

方二十六首,并五不治证

凡水肿有五不治:一面肿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是心败不治;三腹肿无纹理,是肺败不治;四阴肿不起,是肾败不治;五脐满肿反者,是脾败不治。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猪苓散

主虚满,通身肿,利三焦,通水道方。

猪苓(去皮)茯苓葶苈(熬)人参五味子防风泽泻野狼毒玄参干姜白术合)苁蓉(二分半)

上一十九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老小服一钱匕,日三,以小便利为度治百病诸荒邪狂走,气痞冷病,历年黄黑,大腹水肿,小儿丁奚,疟疾经年,霍乱中恶,蜚尸及暴疾,皆悉主之方。

芫青巴豆(去心皮,熬)斑蝥(各三十枚,去翅足,熬)天雄(炮,去皮)干姜(各半两)乌头(炮,去皮)细辛蜀椒(汗,去目、闭口者)附子(炮去皮)踯躅黄芩上一十二味,细切,以绢袋中盛酒一斗,渍十日,去滓,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暴滓作散。酒服半钱匕,日三,强人一钱。伤寒、中温、湿冷、头痛、拘急、寒热、疟发、头风,皆须服一钱匕,浓覆取汗,初服当吐清汁三四升许。又主心疝,妇人无子。服之烦闷不堪者,饮冷水一升即解。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蒲黄酒

主通身肿,此风虚水气,亦主暴肿方。

蒲黄小豆大豆(各一升)

上三味,以酒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商陆酒

主风水肿方。

取商陆,切一升,以酒二升,渍三宿,服一升当下,下者减之,从半升起,日三,尽更合服。

又方取大豆一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上酒一升,合煎取一升,随能杯饮之,日三服,常令有酒势。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茯苓丸

主水胀大。甄主簿与康公处得效方。

茯苓白术椒目(各一两)葶苈子(一两半,熬)桂心(三分)芒硝泽泻木防己(各五分)甘遂(三分)赤小豆前胡荛花(各半两,熬。《千金》作芫花)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蜜汤服五丸,日一,稍加,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汉防己煮散

主水肿上气方(褚澄秘之)。

汉防己泽漆叶石苇(去毛)桑白皮泽泻丹参茯苓橘皮白术(各三两)生姜(十两,切)郁李仁(五两)通草(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一升七合,纳四方寸匕,煮取八合,顿服,日二,小便利为度。

第一之水,先从面目肿遍一身,名曰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第二之水,先从心肿,名曰赤水,其根在心,葶苈主之;第三之水,先从腹肿,名曰黄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第四之水,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名曰白水,其根在肺,本主之;第五之水,先从足趺肿,名曰黑水,其根在肾,连翘主之;第六之水,先从面至足肿,名曰玄水,其根在胆,芫花主之;第七之水,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身尽肿,名曰风水,其根在胃,泽漆主之;第八之水,先四肢小肿,其腹肿独大,名曰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第九之水,先从小肠满,名曰果水,其根在小肠,巴豆主之;第十之水,乍盛乍虚,乍来乍去,名曰气水,其根在大肠,赤小豆主之。

上十病,皆药等分,与病状同者则倍之,白蜜和,先食,服一丸如小豆,日三,欲下病者,服三丸,弱者当以意节之。

治宿食、流饮、寒热、温病、水肿方:郁李仁(十枚,熟研)粳米(三合,研,令中断)

上二味,以水四升合煮取二升,顿服,此粥日三度作服之,人强用十五枚,羸者五、六枚,不知者稍加之,以知为度。

炙鲤鱼主肿满方取鲤鱼长一尺五寸,以尿渍令没一宿,平旦以木篦从口贯之至尾,炙令黄熟,去皮,宿勿食,空腹顿服之,不能者再服令尽,勿与盐,神方。

男女新久肿得恶,暴风入腹,妇人新产上溷,清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一味大豆煎方。

大豆(一斗,择令净)

上以水五斗,煮之得一斗三升,澄清去下浊者,纳釜中,以一斗半美酒纳汁中,煎取九升,宿勿食,旦服三升,温覆取汗两食顷,当下去风气肿减。慎风冷。十日平复如故,除日服之佳。若急不可待除日,逐急令服合时,于清净无人处,令童子一人视之,不用六畜妇人见之,自度身中肿未尽退,更服三升,瘥了了者,勿服也,神验,千金不传。

又方楮皮叶(一大束)

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服之不过三四日,面肿乃减,虽得瘥,常可服之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莨菪丸

治水气肿,鼓胀,小便不利:山连治韦司业得瘥,司业侄云表所送,云数用神莨菪子(一升)羊肺(一具,青羊亦佳)

上二味,汤微炸肺,即薄切之,曝干捣末,以三年大醋浸莨菪子,一伏时出之,熬令变色,熟捣如泥,和肺末,蜜和捣作丸。食后一食久,服如梧子四丸,麦门冬饮服之,日三以喉麦门冬饮法麦门冬(二十五枚,去心)粳米(二十五粒)

上二味,以大合三合半水煮之,米大熟,去滓,以下丸药,每服常作。

有人虚肌积年,气上似水,病眼似肿,而脚不肿方。

楮叶(八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米煮粥,食如常食,勿绝,亦以当水,煮羹等皆用之,秋时多收,以拟经冬用,其水多少浓淡,任人勿拘,此方慎蒜、面、猪、鸡、鱼、油腻,重者三年服之,永瘥,轻者一年瘥。

治水肿方葶苈子(六两,生用)桂心(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二。慎如前法,忌口味。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麻豆煎

主大腹水肿方。

大麻(一石,未入窖,不郁挹者)赤小豆(一石,不得一粒杂)

上二味,取新精者仍净拣择,以水淘曝令干,蒸麻子使熟,曝令干,贮净器中,欲服,取五升麻子熬之令黄香,惟须缓火,勿令焦,细捣取末,以水五升,研取汁令尽,净器密贮之,明旦欲服,今夜以小豆一升净淘渍之,至晓干漉去水,以新水煮,豆未及好熟即漉出令干,纳麻子汁中煮令火烂熟为佳,空腹恣意食,日三。其陈郁麻子,益增其病,慎勿用之。

一切水肿,皆忌饱食,常须少饥后,有灸三里、绝骨,作鱼羹法,见《千金》中。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苦瓠丸

主大水,头面、遍身大肿满方。

苦瓠白穣实捻如大豆粒上一味,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午后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即瘥,三年慎口味,苦瓠须好无靥翳者,不尔有毒,不堪用。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槟榔丸

主水肿方。

槟榔桂心栝蒌麻黄(去节)杏仁(去皮尖、双仁,熬)茯苓椒目白术(各三两)附子(炮,去皮)吴茱萸(五合)浓朴(炙)干姜黄海藻(一本无)木防己葶苈(熬)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七味,捣筛为末,炼白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丸,日三,加至四丸,不知,又加二丸,可至十二丸。此主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用之佳。(一云忌海藻,必恐无此一味)

风水,通身肿欲裂,利小便方。

防风猪苓(去皮)泽泻麻黄(去节)茯苓(各四两)黄(三两)泽漆白术(各五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大戟(各一升)独活(八两)酒(一斗)大豆(二升,以水七升,煮一升)

上一十三味,咀。以豆汁及酒合煮取七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尽,当小便极利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泽漆根汤

主水通身洪肿,四肢无堪,或从消渴,或从黄胆,支饮,内虚不足,荣卫不通,血气不化,气实皮肤中,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方。

泽漆根(十两)赤小豆(二升)茯苓(三两)鲤鱼(一枚重五斤者,净去肠胃)生姜(八两,切)人参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七升,煮鲤鱼、豆减七升,去之,纳药,煮取四升五合,去滓,一服三合,日三,弱人二合,日再服,气下喘止可至四合,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若小便大利,还从一合始,大利便止。若无鲤鱼,鱼亦可。若水甚,不得卧,卧不得转侧,加泽漆一斤;渴,加栝蒌二两;咳,加紫菀二两,细辛一两,款冬一两,桂心三两,增鱼汁二升。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大豆汤

主风水,通身大肿,眼不得开,短气欲绝或咳嗽方。

大豆(一斗)乌头(炮,去皮)黄泽泻(各三两)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半夏(六两,洗)茯苓白术(各五两)生姜(七两,切)麻黄(去节)猪苓(去皮)

防风木防己(各四两)甘遂甘草(炙,各二两)酒(一升)

上一十六味,以水四斗,先煮豆取一斗,去豆,纳药及酒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快利小便为度,肿减便住,不必尽剂。若不得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苈二两半,无不快也,万不失一。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麻黄汤

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方。

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咀。以水五升,煮麻黄再沸,去沫,纳甘草,煮取三升,分三服,重复日移二丈,汗出。不出更合服之,慎护风寒,皮水用之,良。

治水肿方以苦瓠穣一枚,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令可丸服如大豆,小便利后,作小豆羹,乃饮食之。

又方葶苈(五两,熬)牵牛子泽泻昆布(洗)海藻(洗)猪苓(去皮,各三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五丸,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

石胆丸

主足胫肿,小便黄,胸痛颊车骨筋解开痛方。

石胆(研)吴茱萸天雄(炮去皮)芫花(熬)柏仁(各一分)防风荛花(熬)

杜仲(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为丸如蜱豆。以饮服三丸,日二。

卷第十九·杂病中

痰饮第四

方一十四首

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

常山(一两)云母粉(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杜蘅汤

主吐百病方。

杜蘅松萝(各三两)瓜蒂(二七枚)

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渍二宿,去滓,分再服。若服已即吐者,止。不吐者更服之。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欲令药力尽,饮一升稀粥便定,老小用之亦佳。(《千金》云:酒一升二合渍二宿)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蜜煎

主寒热方。

赤蜜(五合)常山(四两)甘草(半两,炙,一法二两)

上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纳蜜,温服七合,吐则止,不吐更服七合。

勿饮冷水。

又方蜜二合醋八合上二味调和,旦顿服,须臾猥猥然欲吐,摘之,若意中不尽,明旦更服,无毒,不大呕吐,其药安稳。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葱白汤

主冷热膈痰,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方。

葱白(二七茎,切)桃叶(一把)乌头(炮,去皮)真珠另研常山甘草(炙,各半两)

上六味,咀。以酒四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真珠服一升,得吐,止。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松萝汤

主胸中痰积热皆除之方。

松萝(二两)乌梅(二七枚)常山(三两)栀子(二七枚,擘)甘草(五两,炙,一云一两)

上五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以水三升合煮取二升五合,分再服,得快吐,便止,不要顿尽,二服也。

又方松萝(一两)乌梅(三七枚)常山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煮取二升,服一升,取吐,止。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大五饮丸

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饮,水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

远志(去心)苦参藜芦白术乌贼骨甘遂大黄石膏半夏(洗)紫菀桔梗药大戟葶苈(熬)黄芩(各一两)附子(炮,去皮)常山浓朴(炙)细辛薯预甘草(炙,各三分)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前胡汤

主胸中久寒,实宿痰隔塞,胸痛,气不通利,三焦冷热不调,食饮减少无味,或寒热体重,卧不欲起方。

前胡人参大黄当归甘草(炙,各二两)黄芩防风麦门冬(去心)吴茱萸(各一两)半夏(三两,洗)生姜(四两,切)杏仁(三十枚,去皮尖、两仁)

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白术茯苓汤

主胸中结痰,饮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方。

白术茯苓橘皮当归(各三两)附子(炮,去皮,二两)半夏(洗)生姜(切)

桂心(各四两)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服,三剂佳。(《深师方》有细辛一味,一作人参)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姜椒汤

主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方。

生姜汁(七合)蜀椒(三合,汗,去目、闭口者)半夏(三两,洗)橘皮(二两)

茯苓上九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纳姜汁煎取二升,分三服,服两剂佳,若欲服大散诸五石丸,必先服此方,乃进黄丸辈必佳。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半夏汤

主痰饮气吞酸方。

半夏(三两,洗)生姜(六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吴茱萸(三两,熬)

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日三,老小服半合。

卷第十九·杂病中痰饮第四

姜附汤

主痰冷气方。

生姜(八两,切)附子(四两,生,去皮,四破)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日二。亦主猝风,大良。

论曰:凡痰饮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冻饮料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赤石脂散主之方:赤石脂(三斤)

上一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至三匕,服尽三斤,则终身不吐水。又不下利,补五脏,令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瘥,惟服此一斤,即愈。

卷第十九·杂病中

癖积第五

方一十四首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大五明野狼毒丸

主坚癖或在人胸胁,或在心腹方。

野狼毒干地黄(熬,各四两)杏仁(三十枚,去皮尖、双仁熬)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熬)干姜桂心(各一两半)旋复花芫花(熬)莽草(各半两)细辛五味子蜀椒(汗,去目、闭口者)漆头茹(各一两)人参附子(炮,去皮)大黄浓朴(炙)木防己上二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二丸,日二夜一,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小野狼毒丸

主病与前方同。

野狼毒(三两)附子(炮,去皮)半夏(洗)白附子(各一两)漆头茹旋复花(各二两)

上六味,捣为末,炼蜜和,更杵五千杵,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石丸

主积聚,症坚不能食方。

石(五两,炼)雄黄(研)人参(各一两)杜蘅桂心(各一两半)前胡藜芦(各三分)大黄(二两)干姜(二两)皂荚(半两,炙,去皮、子)丹参(各二两)半夏(洗)

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二可至四丸。

治症癖乃至鼓胀方。

取乌牛尿一升,微火煎如稠糖,空腹服大枣许一枚,当鸣转病出,隔日更服。忌口味。

又方人尿三升,煎取一升,空腹服,如牛尿法。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芒硝汤

主暴症坚结方。

木防己白术鬼臼(各一两半)芒硝芍药当归(各二两)大黄(三两)蜈蚣(炙)

蜥蜴(炙,各二枚)甘草(一两,炙)

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芒硝,分为三服,日三。

治猝暴症方蒜(十片,去皮,五月五日户上者)桂心(一尺二寸)伏龙肝(鸭卵大一枚)

上三味,合捣,以淳苦酒和之如泥,涂着布上掩病处,三日消。(《千金》云:凡蒜或无蒜,亦得用也)

又方取商陆根捣蒸之,以新布藉腹上,以药铺布上,以衣覆上,冷即易,取瘥止,数日之中,晨夕勿息为之,妙。

三棱草煎主症癖方。

三棱草(切,取一石)

上一味,以水五石煮取一石,去滓,更煎取三斗,于铜器中重釜煎如稠糖,出纳密器中,旦以酒一盏服一匕,日二服。每服常令酒气相续。

疗十年癖方。

桃仁(去皮尖双仁,熬)豉(干,暴去皮,熬,捣筛,各六升)蜀椒(去目、闭口者,生,捣筛)干姜(捣筛,各三两)

上四味,先捣桃仁如膏,合捣千杵,如干,可入少蜜和,捣令可丸如酸枣大,空腹酒服三丸,日三,仍用熨法。

椒盐方取新盆一口受一斗者,钻底上作三十余孔,孔上布椒三合,椒上布盐,盐上安纸两重,上布冷灰一升,冷灰上安热灰一升,热灰上安熟炭火如鸡子大,常令盆大口热,底安薄毡,其口以板盖上,以手捉勿令落,仰卧安盆于腹上,逐病上及痛处,自捉遣移熨之,冷气及症结皆从下部中作气出,七日一易椒盐,满三七日,百病皆瘥,乃止。

江宁衍法师破癖方。

白术枳实(炙)柴胡(各三两)

上三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可至三十剂,永瘥。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陷胸汤

主胸中、心下结坚,食饮不消方。

大黄(一两)栝蒌(二两)甘草(二两)甘遂(一两)黄连(六两)

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三台丸主五脏寒热,积聚,胪胀肠鸣而噫,食不作肌肤,甚者呕逆,若伤寒寒疟已愈,令不复发,食后服五丸,饮多者吞十丸,常服令人大小便调和,长肌肉方。

大黄(二两,熬)熟硝石葶苈(各一升,熬)茯苓(半两)浓朴(炙)前胡附子(炮,去皮)半夏(洗)细辛(各一两,切)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熬)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别捣杏仁如脂,次纳药末,炼蜜相和令得所,更捣五千杵,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稍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癖积第五

大桂汤

主虚羸,胸膈满方。

桂心(一斤)半夏(一升,洗)黄(四两)生姜(一两,切)

上四味,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卷第十九·杂病中

寒冷第六

方九首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鹿骨汤

主虚劳风冷,补诸不足,乏少气方。

鹿骨(一具,锉)苁蓉(一两)防风橘皮芍药人参当归龙骨黄(各二两)桂心浓朴(炙)干姜独活甘草(炙,各三两)

上一十四味,咀。以水三斗先煮骨,取一斗澄取清,纳药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日再。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大桂皮汤

主气逆,又胸寒热往来,吸吸短气,恶闻人声,诸烦酸疼,咳逆不能饮食,饮食不生肌肉,溺黄,里急绞痛,气上冲发咳,胃脘有热,雷鸣相逐,寒冷厥逆,伤损五脏,语言难,喜直视,大便难方:桂心(六两)当归细辛黄芩(各二两)人参(五两)浓朴(炙)

枳实(炙)芍药芎(各三两)黄(四两)麦门冬(去心)吴茱萸半夏(洗,各一升)蜜(五合)附子(一枚,炮,去皮)生姜(二斤)五味子饴(各半斤)甘草(六两,炙)

上一十九味,咀。捣生姜取汁三升,以水二斗煮药,取六升,去滓,微火上煎,纳姜汁、蜜、饴搅相得,煮取六升,煮服一升,日二。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大半夏汤

主胸中虚冷,满塞下气方。

半夏(一升,洗)生姜(七两,切)桂心(五两)蜀椒(三百粒,去目、闭口,汗)茯苓枳实(炙,各二两)大枣(二十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当归人参浓朴(炙)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茱萸汤

主风冷气,腹中虚冷、急痛,饮食不消,心满,少腹里急引痛,手足逆冷,胃中响响干噫欲吐,吐逆短气方。

吴茱萸(二升)小麦半夏(洗,各一升)生姜(十五两)大枣(五十枚,擘)桂心(三两)人参黄芩甘草(炙,各二两)

上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为四服,一服一升,日再。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茱萸汤

主男子虚热,寒冷,妇人寒劳气逆,及胸腹苦满而急,绕脐痛,寒心,吞酸,手足逆冷,脐四边坚,悸气踊起,胃中虚冷,口中多唾,或自口干,手足烦,苦渴湿痹,风气动作,顽痹不仁,骨节尽痛,腰背如折,恶寒大呼即惊,多梦,梦见鬼神,此皆五脏虚方吴茱萸(二升)半夏(一升,洗)生姜(一斤,切)芍药桂心(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人参黄芩甘草(炙,各二两)

上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枣极沸,乃纳诸药煮取四升,服八合,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乌头当归汤

主虚劳损胸满痛,挛急短气,面黄失色,头眩心烦,梦寤失精,寒气支节疼,又两腋不得喘息,喘息辄牵痛,逆害饮食,悉主之方。

乌头(炮,去皮)独活芍药蜀椒(去目、闭口者,汗)白术人参(各二两)浓朴(四两,炙)桂心(五两)麦门冬(去心)细辛(各一两)吴茱萸(一升)当归生姜(切)

上一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一服七合,日三,乌头炮令黄,乃用之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泽兰子汤

主伤中里急,两胁挛痛,久致咳嗽,四肢寒热,小便赤黄,饮酒困卧,长风百脉开张,血痹不仁,梦寤失精,唇口干燥,奄然短气方。

泽兰子半夏(洗)麻仁(各一升)大枣(二十枚,擘)糖(一斤)人参茯苓细辛(各二两)远志(去心)桂心龙骨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泻膈汤

主胸心逆满,牵引腰背疼痛,食饮减少方。

桂心干姜枳实(炙)甘草(炙,各四两)芫花(一分,熬)茯苓(二两)大黄(半两)半夏(洗)人参桔梗麦门冬(各五分,去心)

上一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卷第十九·杂病中寒冷第六

人参汤

主养神补益,长肌肉,能食,安利五脏,通血脉调气方。

人参干姜黄芍药细辛甘草(炙,各一两)

上六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八合,一服三合。

卷第十九·杂病中

饮食不消第七

主一十七首,论一首

太一白丸主八痞,两胁积聚,有若盘盂,胸痛彻背,奄奄恻恻,里急气满噫,项强痛,极者耳聋,消渴,泻痢,手足烦,或有流肿,小便苦数,淋沥不尽,不能饮食,少气流饮,时复闷塞,少腹寒,大肠热,恍惚喜忘,意有不定,五缓六急,食不生肌肉,面目黧黑方野狼毒桂心(各半两)乌头(炮,去皮)附子(炮,去皮)芍药(各一两)

上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更捣三千杵,丸如梧子大。旦以酒服二丸,暮三丸,知热,止,令人消谷,长肌强中,久服大佳。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淮南五柔丸

主补虚寒,调五脏,和荣卫,通饮食,消谷,长肌肉,缓中利窍方。

茯苓细辛芍药半夏(洗)当归(各一两)苁蓉葶苈(熬,各二两)柴胡(三两)大黄(一斤,蒸)

上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更捣万杵,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五丸,稍渐加至十五丸,日再服以调为度。有忧气者,加松子仁一两。(《千金》用前胡)

凡身重不能食,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先针胃管太仓,服建中汤,及服此平胃丸必瘥方。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者,熬)大黄(四两)葶苈(熬)麦门冬(去心)玄参苦参丹参(各二两)沙参(一两半)人参当归芎五味子桂心(各一两)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五丸,日二,以知为度。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崔文行平胃丸

主百病消谷,五劳七伤,平胃气令人能食,小儿亦可服。患冷者,减大黄,倍干姜,小便利者生用葶苈方。

菖蒲大黄葶苈(熬)小草芍药当归桂心干姜茯苓麦门冬(去心)芎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服五丸,日再。(《千金》一方七味)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调中五参丸

主十年呕,手足烦,羸瘦面黄,食不生肌肤,伤饱食不消化方。

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防风蜀椒(去目、闭口者,各一两,汗)附子(炮,去皮)干姜(各半两)葶苈(一合,熬)大黄(四两)巴豆(去心、皮,熬)

虫(熬,各五十枚)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空腹饮服二丸,日三服,蒸大黄于五升米下,及热切之,日曝干。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消谷丸

主数年不能饮食方。

小麦七月七日曲(各一升)干姜乌梅(各四两)

上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其寒在胸中,及反胃番心,皆瘥。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三部茯苓丸

主三焦上中下焦合为三部,三焦道闭塞不通,留水在膈上,不消化,名曰痰水。积年不去,虽服药下之不能便去,虽得小去,随复如故。其病面目黧墨,手足逆冷,身体枯燥,肌肤甲错,身无润泽,吸吸羸瘦,或巳呕吐,或大便燥,或复重下,起止甚难,久或绞痛、雷鸣,时时下痢者,悉主之方。

茯苓(七分)大黄白术(各一两半)芎桔梗(各五分)前胡干地黄神曲(各二两半)干姜桂心(各一两)人参芍药黄芩菖蒲(各三分)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食后饮服十丸,日再。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大桂枝丸

主三焦受寒,寒在中焦,即满噫气吞酸,或咽中不下,中冷,胃不可下食,食已或满不消,痛上抢心,结食拘痛,时时泻痢不食,温温如醉方。

桂心附子(炮,去皮,各二两半)芍药(七分)当归蜀椒(去目、闭口者,各一两半,汗)人参(一两)干姜前胡(各二分)特生石(一分,炼)

上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饮服十丸,日二。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小桂枝丸

主胃中冷,虚满醋咽,妇人产后寒中,腹内雷鸣,吞醋,饮食不消方。

桂心(二两半)干姜(九分)蜀椒(去目、闭口者,二两,汗)乌头(去皮,七分,炮)

两)吴茱萸(一两半)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饮,任性服三丸,日三。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大黄甘草丸

主久寒,胸胁支满,忧思伤损,奔气膈气,肠中虚冷,呼吸短气,不得饮食,痰气,肿聚辄转上下,眩冒厥绝,颜色恍惚,梦寤不定,羸瘦萎黄,经年不起方。

大黄甘草(炙)桂心桔梗(各二两)白蔹茯苓(各半两)附子(炮,去皮)

芎闭口者)白术(各一两)当归人参苁蓉干地黄山茱萸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上二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空腹酒下如梧子大,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

卷第十九·杂病中饮食不消第七

附子丸

主胸膈中寒温不和,心下宛宛痛,逆害饮食,气满嘘吸,干噫吞酸,胸背中冷,两胁急痛,腹中有冷水,抑抑作声,绕脐痛,头眩,满闷,身体羸瘦方。

附子(炮,去皮)人参(各二两)芎(半两)干姜(二两半)石(一两,炼)皂荚(炙,去皮、子)半夏(洗)桂心矾石(各五分,烧)吴茱萸茯苓黄芩(各三分)当归细辛蜀椒(汗,去目、闭口者)芍药(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一两半)

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未食,酒服二丸,日三。

四库全书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